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创新券激发创新活力,中关村企业自研光子AI计算芯片已试商用
发布时间:2021-07-12     标签:

 你是否知道,光不仅能照明,还能够用来计算?记者近日获悉,成立于北京的国内首家光子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企业光子算数团队于近日完成自研光子AI计算芯片整晶圆流片。  

  据悉,光子算数团队在2020年已于业内率先开展技术初步应用验证,推出了基于自研光学计算芯片的光电融合AI加速计算卡,可支持25路1080P视频同步智能处理,在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单位开展测试应用,今年还将进行技术迭代提升性能,探索在更多应用领域落地。  

  基于自研光学计算芯片的光电融合AI加速计算卡

  随着电子AI计算芯片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在海量信息感知、传输与处理的要求下,光子计算成为突破瓶颈的重要颠覆性技术。“相比于电信号,光学信号具备无源特征,传输过程中即可完成计算,光学信号的物理变换与人工智能某些算法高度匹配,可直接实现复杂计算过程。相比于电子AI计算芯片我们的光学计算芯片具有大算力、低延时、低功耗的显著优势。”光子算数团队的运营负责人罗丽娜说。

  光子算数团队在芯片的研发过程中,推向市场测试应用之前,需要将芯片进行小规模试制。此时,这个团队面临了难题:“对芯片制造大厂来说,多项目晶圆流片(MPW)流片或者小规模的整晶圆流片都是不太愿意承接的服务,对于我们团队来说等待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就更高了。”罗丽娜说。

  此时,北京丰富的科研服务资源派上了用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中的“实验室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简称“先导中心”),恰好能解决光子算数团队的问题。“先导中心”是国内首个8英寸硅光子器件研发平台和国内首个8英寸硅基MEMS传感器研发平台。在平台的帮助下,团队成功进行了硅光子芯片流片加工。

  芯片研发对人才、资金投入巨大,而北京市、中科院等院所也联合对此方面进行精准支持。今年3月,光子算数团队在先导中心进行的费用达百万元以上的“硅基光子人工智能芯片”流片加工项目,获得了创新券48万元的支持。“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达500万元以上,对创业企业来说,每一分钱都极其珍贵。创新券的支持,让我们能够把更多的资金花在研发上。”罗丽娜说。今年全年,成立3年半的光子算数团队有望实现800万至千万元的营业额。

  在北京,像光子算数这样,在研发、产业化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的前沿技术企业不在少数。北京市适时出台的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解决了北京市小微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科技需求问题。

  据悉,首都条件平台中国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简称“中科院基地”)作为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共建的研发服务平台,聚集了中科院京区优质的科技资源。今年以来,中科院基地新增115台套设备对外开放服务。基地依托中科院京区研究机构科技条件资源,为科研院所、高校,特别是光子算数这样的大中小型企业等国家创新单元提供研发、测试、检测、科技咨询服务,推进科技项目产业化实施。

  截至目前,中科院基地已经整合了中科院京区24家研究所,112家国家及地方重点实验室,2792台套价值46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对外开放服务,仪器设备涉及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领域,为北京小微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中科院基地于2014年纳入“创新券”接收机构,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125家,促进所企签署创新劵项目154项,使用创新券额度1374万元,合同总金额达2097万元。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