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产业园绽放“幸福花”
发布时间:2021-07-13     标签:

    近年来,达孜区依托传统农业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盛夏季节,蔬果飘香。达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圆滚滚的西瓜长势喜人,一串串辣椒挂满枝头,农牧民群众正忙着为生长期的茄子去芽、去老叶。

  达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达孜区邦堆乡邦堆村,总投资1.25亿元,占地面积约2500亩,主要划分为无公害蔬菜、瓜果、苗圃等9个产业化示范区。园区以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为目标,依托龙头企业和基层科技特派员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和服务有种植意愿的建档立卡户,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培训等一条龙服务。

  “2011年农业产业园区刚成立时,农牧局安排我们育苗给老百姓免费种,当时老百姓都不敢种,后来我们带头种了两棚辣椒,那一年产量很好,辣椒卖到15元一斤,老百姓看到种菜有收益了,第二年开始争着种。”今年43岁的群宗既是达孜区林阿村人,也是产业园里的一名科技特派员。她告诉记者,最初本地农牧民不愿意种,更不相信这片土地能种出丰富的瓜果蔬菜。

  从不愿意种到抢着种,达孜区邦堆乡的农牧民群众不仅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了产业园,还加入到产业园,成为一名产业工人,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据了解,产业园区共有5名科技特派员,每名科技特派员带领3至4名群众学习技术。

  群宗是2011年被选拔参加培训后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的,在产业园区已工作10年了,经常去外地培训的她普通话说得特别流畅。她告诉记者,以前科技特派员都是市里派下来的有经验的汉族同志,现如今产业园里的科技特派员都是本地群众。以前这里的老百姓连蔬菜都认不全,现在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文章来源:拉萨晚报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