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LED行业强势复苏 缺芯导致“上肥下瘦”
发布时间:2021-07-22     标签:

    本周以来,(申万)LED行业板块连续两天拉涨,最新收涨6.73%,MiniLED指数更跳涨4.39%,聚飞光电连续涨停,三安光电、艾比森等大涨。

综合业绩以及产业内采访来看,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约七成LED行业上市公司业绩预盈,并且产业链均积极向MiniLED等高端应用进阶升级;另一方面,在芯片涨价潮背景下,LED上游话语权空前加强,而中下游企业盈利趋于分化,龙头企业凭借更强的资金优势以及供应链管控能力,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

上游话语权空前加强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在缺芯涨价背景下,上游晶圆厂以及芯片厂家的话语权被强化至空前高的地位。

明微电子主营LED驱动芯片,成为今年以来涨幅最高的LED个股。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近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倍;同期公司实现营收增长超过2倍;基本每股收益4.07元。

据介绍,公司所处集成电路行业持续向好,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公司各产品线销量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产品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1亿颗,增长翻倍;另外,MiniLED驱动芯片已量产,并且通过内置的高精度倍频技术,亮度对比度更高、显示色彩更丰富。

从财务数据来看,明微电子销售净利润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攀升,在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水平已经近49%,创历史新高;公司现金流大幅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去年同期-2252万元变为2.63亿元。

进一步来看,明微电子的客户需要提前支付货款以锁定货源,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负债达到7391万元,同比增长超过6倍;另一方面,明微电子需要向上游供应商进一步锁定产能,预付款不仅增加了六成,以保证金为主的其他预付款更是同比增长了205倍,飙升至1.51亿元。

有驱动芯片厂商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现在上游晶圆厂已经很苛刻了,以往可月结,或者赊给1-2个月账期;现在全部得预付款,期限2-5年不等,甚至有的晶圆厂还拒接客户,打钱都不要。”据透露,该公司给晶圆厂的预付款金额都超过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时,预付款压力也向中下游传导,不过账期肯定会短于晶圆厂。

综合业绩预告情况,(申万)LED行业上市公司中,约七成上市公司预盈,其中上游芯片厂商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普遍超过中游封装以及下游应用企业。

追溯涨价原因

根据集邦咨询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研究,2020年以来,LED显示屏驱动IC面临供给端产能不足问题,LED显示屏驱动IC厂商在确保有足够产能的情况下,已在去年底针对部分驱动IC产品价格调涨约5至10%;考虑需求端则随着疫情回稳,相关商业活动、体育赛事已陆续恢复,预估将推升今年的全球显示屏驱动IC产值至3.6亿美元,年增长13%。

其中,集邦咨询对于二季度,预估高阶显示屏驱动IC的价格将再度调涨5%至10%;相比,低阶显示屏驱动IC价格调涨约20%至30%。集邦咨询资深分析师王飞向记者介绍,今年二季度驱动IC的涨幅是远超上述预测的。

某驱动IC上市公司的指定代理商也向记者证实,今年二季度驱动IC涨幅翻倍,现在价格已经有所回落。

追溯本轮芯片涨价原因,晶圆厂产能短缺被普遍认为最接近本质的因素;相比其他类型芯片,驱动IC的供给弹性格外小。

多位分析师以及半导体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驱动IC并不需要先进的制程,需求量稳定,毛利率低;在上游晶圆产能紧张情况下,驱动IC更容易遭到排挤,加剧低端产品供给不足。

“今年主要是由于LED显示驱动IC缺货比较严重,有些竞争对手采用炒货、拍卖等手段抬价,导致价格出现非正常上涨。”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通常情况单纯芯片的成本涨幅不至于翻倍。

至于是否存在代理商普遍囤货炒作行经,深圳电子元器件分销龙头上市公司业董秘向记者直言,“代理商炒货就是找死”,因为价格后续一旦回归正常,下游客户马上就会替换掉曾经囤货炒作的代理商;通常芯片原厂带头炒货的驱动力更大。

前述芯片厂商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对代理商管理很严格,“向下游客户出货多少,涨价多少我们都会掌握。”另一方面,公司主要面对行业大客户,往往签署长期协约,涨价会很克制。

据驱动芯片厂商向记者介绍,因为随着间距缩小,驱动IC数量也需要增加。目前MiniLED领域的驱动IC的营收占比已经超过一半。

设备端也同样受到MiniLED升级拉动。新益昌(688383)作为国内LED固晶机龙头,公司高管也介绍,从小间距转向MiniLED是一个技术跨越,必须进行验证,需要成倍的设备来支持中规模的验证;另一方面,MiniLED直显必须要设备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精确混色,产品才能达到高标准。所以当前设备端投资显著增长。

下游承压能力分化

面对上游芯片厂商的汹涌涨价潮,下游应用厂商的承受能力明显分化,业绩也出现分化。

作为LED行业下游龙头,艾比森(300389)方面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公司部分原材料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比如驱动IC、PCB等供应紧张,公司做了对应的战略部署,与驱动IC核心供应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等,获得供应商战略性价格支持和优先保障。

利亚德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略增,较上年同期增长11.27%~33.52%;但是今年第二季度单季度净利润1.5亿元至2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公司指出,今年二季度受供应链及产能等影响,虽有足够订单,但未能按照订单需求及时发货,影响部分收入及利润确认。

洲明科技(300232)高管也指出:“今年LED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供应链端的压力。”由于驱动IC持续紧缺且价格上涨,二季度毛利率承受一定压力。为此,洲明科技董事长带队与上游厂商洽谈长期合作,开拓新厂商等,通过缩短账期、预付等方式,保证供货和稳定价格;公司也多次针对不同系列产品进行了适当的价格调整。

某中小LED显示屏厂商代表向记者坦言:“去年就注意到IC开始涨价了,但根本没有料到,晶圆产能紧张会对LED驱动芯片这么末端的产品产能有这么大的的影响。”也有其他类型显示企业向记者表示,现在面对“缺芯多费”局面,由于买不到芯片,公司从今年4月份已经停产了。

产能紧缺短期难缓解

在电子行业普遍的“缺芯”背景下,晶圆厂已经开启扩产模式,其中中国晶圆厂尤为积极。

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近期发布的预测,今年底全球半导体厂商将建设19座高产能晶圆厂,并在2022年再开工建设10座,其中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将各新建8个晶圆厂;预计新落成的15家晶圆代工厂月产能将达到为3万至22万片(8英寸等效),所有晶圆厂的设备支出预计将超过1400亿美元。

但是机构预测缺口依旧大。据芯谋研究预测,从通过跟踪国内晶圆制造项目的建设情况来看,到2025年由于晶圆制造产能建设严重落后于芯片设计产品的发展速度,这一缺口将继续增大。

驱动芯片龙头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类似顾虑:“LED所需要的8英寸产线短期内很难缓解,要看到明年下半年有无缓解可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