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纤维:航空航天必选的“黑金”材料,新增需求超300亿,十四五迎来爆发拐点;经相关机构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高达200倍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新装备必选的材料“黑金”,行业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大。碳纤维质量轻,强度大,兼具抗疲劳、耐腐蚀特点,作为航空航天材料可使结构质量减轻30%-40%。高端碳纤维生产难度大、成本高,原丝生产是核心,碳化氧化是关键,各环节精度、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都将影响最终成品质量。碳纤维产业链下游产品附加值更高,航空领域碳纤维复材价格达8000元/公斤,较原丝翻200倍。
2、航空装备升级换代,十四五迎来爆发拐点
2019年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虽达3.8万吨但航空航天需求仅占4%,较国际水平(超20%)仍有巨大提升空间。“新一代机型放量+单机利用量大幅提升”叠加,碳纤维需求“乘数效应”尽显。据测算,我国航空装备升级换代,未来将新增碳纤维需求或将超过300亿元。“十四五”将是国防建设关键期,预计未来碳纤维在无人机、导弹、卫星等航空航天新领域应用也有望迎来爆发拐点。
3、国产化率仅32%,替代进程提速
除航空航天外,近年来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碳纤维需求均增速强劲。2019年我国碳纤维国产化率为32%,国内碳纤维供应量已连续两年增幅超过30%,国产化替代步伐正不断提速。现阶段我国从事碳纤维材料研制及生产的单位近百家,但能够生产符合航空航天标准的高性能碳纤维企业屈指可数,以中简科技、光威复材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具有技术、产能等方面优势,叠加其下游客户粘性高,议价能力较强,未来龙头地位有望不断稳固,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