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并以发展方向和专栏形式对每个产业集群进行了具体规划。其中在汽车产业中,《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规划》中特别提出,加速新能源汽车整车发展, 提升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水平, 重点加大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的研发力度, 加快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对汽车细分领域的城市分布为:传统燃油汽车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肇庆等市为依托;新能源汽车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东莞、惠州、湛江、茂名、汕尾、云浮等市为依托;智能网联汽车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韶关、肇庆等市为依托;汽车零部件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河源、汕尾、湛江、梅州、清远为依托;此外,支持广州、深圳、韶关、汕尾等市统筹各企业对汽车及零部件的检验及测试需求。
在《规划》附件部分,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制造业总体空间布局图,并对“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分别布局。在具体的地市布局方面,将产业集群区域布局的重要程度用标星数量表示,其中三星标注核心城市,二星标注重点城市,一星标注一般城市。此外,未标星的地市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发展。
从具体产业城市布局来看,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广州、深圳和佛山为“三星”产业集群,珠海、东莞、惠州、江门、肇庆、湛江和云浮为“二星”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在珠三角地区布局集中度较高,在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共12个地市中,只有湛江和云浮两市有“二星”产业集群布局。
广东省是我国工业大省,广州是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汽车产业是拉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广东省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30.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超过全国整体增速。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从公共类充电桩区域分布来看,公共充电桩数量前五省市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其中,广东公共充电桩最多,达11.9万台。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