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5G应用领域广阔 更多行业通过创新“蝶变”
发布时间:2021-08-18     标签:


    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

    “抚平衣物,检验挂面眼位吃势;抚平衣物,检验驳头吃势……”在宁波海曙区雅戈尔西服智能工厂制衣工序合规检测工位,上衣一车间组长陈笑芳的每一个检验动作,都被智能算法实时识别。驳头是否正常凸起、挂面与夹里缝合是否吃势均匀、内衬是否服帖……同样逃不过智能算法的“眼睛”。

    “以往都是人工检测,标准和尺度很难统一。如今,无论是面料外观检测,还是工序合规性检测,都有5G+人工智能来有力保障。”雅戈尔服装制造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顾跃君告诉记者,去年底,“中国联通与雅戈尔5G制衣智能制造示范平台”上线,雅戈尔的生产实现了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自适应,生产效率提高25%,批量订单生产周期缩短30%。

    在整洁的制衣流水线边,一台不时眨动着“眼睛”的机器人引起记者注意。“这是5G智能巡检机器人。”顾跃君介绍,它能提醒员工戴好口罩,并实时发现物品违规摆放、操作不当等行为。

    生产流程监控、远程维护,只是5G+工业互联网带给雅戈尔的改变之一。中国联通宁波市分公司总经理曾国峰说,联通工业互联网创新团队帮助雅戈尔在原有的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基础上,以5G和边缘计算技术为依托,通过全连接平台进一步实现人、机器设备、物料、能耗、质量检测的实时在线,辅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未来还可以升级为服装产业大脑,赋能中小企业。

    “我们尝试过有线网络连接,也尝试过WiFi。5G网络布局更便利,搭建成本也只有原先的一半。”顾跃君说,通过5G+MEC(边缘云平台),雅戈尔实现了多地生产数据的协同联动,生产多维度统计和历史数据分析,更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我们量体定制周期由原先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最短只有两天。”

    同样尝到5G网络“甜头”的还有长安汽车。走进重庆长安汽车两江三工厂焊接车间,3个悬于半空的中国联通5G基站格外醒目。“改用5G,网络搭建成本降低了20%。”长安汽车制造中心总监张劲松说,长安汽车5G智能制造项目围绕工艺、交付、质量、成本、设备、环境六大核心要素,规划建设视觉缺陷检测、装配引导等32类、69个5G工业应用场景。“全部功能上线后,可降低管理工时约20%、单车人工成本约29%、单车辅料约10%、存货资金约23%,未来5年可节约创造价值约2.85亿元。”张劲松说。

    5G+智慧钢铁——

    把传统产线变成大型智能机器人

    走进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中间库,6部5G无人天车正在20多米的空中往来穿梭。主钩缓缓落下,对正钢卷卷心,收钩、夹紧,十几吨重的钢卷就被轻轻吊起。

    天车是桥式起重机的俗称。对于在河钢唐钢工作了20多年的天车司机田亮来说,高温、高空、高强度是他工作的常态。“在驾驶室一坐就是8个小时,都不敢多喝水。”田亮说。

    5G正给田亮的工作带来巨大改变。依托库区和天车上的高清摄像头,基于5G网络支持,田亮和同事们只需坐在安静整洁的集中作业间内,借助监控屏幕和操作手柄,就能完成远程精准吊装,彻底告别了“爬上爬下、冬冷夏热”的作业环境。

    “今年前4个月,中间库5G无人天车吊运7.35万次,总量140万吨,同比提升25%,吊伤率为零,利用效率达到95%以上,设备故障率降低了21%。”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运行作业区后备作业长李任龙说,有了5G无人天车,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每天可增加发货量1305吨,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上行带宽大,视频就不会卡顿;控制信号时延低,网络等待时间在毫秒级别,避免了操作‘粘手’。”华为5G钢铁行业专家彭俊介绍,5G网络有效克服了光纤铺设不便、工业WiFi容量不足不稳定的缺点,为系统精确控制提供了支撑。

    除了无人天车,5G正给钢铁行业带来更多活跃的创新要素。生产视频回传、AR辅助巡检、远程集控……在首钢京唐工厂酸洗原料库、中间库、镀锌成品库里,遍布车间的摄像头只需接通电源,实时图像就能清晰回传到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发现问题,控制人员第一时间就能及时处理。

    “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形成的技术合力,让每条产线都像一个大型智能机器人,从材料搬运、入炉再到最后产品装车,几乎都能在自动化控制下完成。”首钢京唐公司信息计量部部长郭亮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加紧5G网络覆盖,以后其无人料场、园区智慧安防等5G创新示范应用场景也将陆续实现。


    文章来源:新华网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