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顾客视为上帝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经营理念,主要是经营者要照顾到每个顾客的实际需求,提高每个顾客的消费效用。近年来,基于数字经济中数字化转型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无论是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还是相关咨询机构,都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手段已经成熟,且赋能传统企业的模式也已成熟,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但是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展有所减缓,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放慢最为突出。本文基于作者工作生活的城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做一个简单分析,以期为中小企业这个“上帝”数字化改造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数字化转型意识不强。有些企业决策层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还完全理解,数字化转型意识明显不强,造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接受的程度不高;有些企业对于政府制定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没有认真学习,更谈不上充分吸收理解,企业数字化进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是数字化转型成本高、融资难。企业生产设备老旧,通信协议种类繁多,甚至有些企业的设备还处于半自动化状态,或者是根本不需要数字化改造,造成现有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成本很大,对于企业来讲得不偿失。另外,有些有条件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企业,有意向进行数字化改造,但是由于数字化改造的成本较高,企业融资困难,造成数字化改造进展缓慢。
三是数字化转型推动力不够。产业链中头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带动产业链中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但是在现实中,本应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的头部企业尚未完全发挥作用,造成各产业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数字化转型的迟滞。
二、为精准把脉、疏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堵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增强企业决策层数字化转型学习,提高数字化转型意识。由政府、高校、科研单位、转型成功企业和服务商组成专业的非营利性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和培训团队,为企业进行精准画像,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面向企业决策者的培训,并及时解读政府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解读,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
二是拓宽数字化转型的渠道。鼓励在用好用足现有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基础上,积极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渠道和保险方式,为企业进行数字化保驾护航,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及时完成数字化转型,并把风险降到最低。
三是为数字化转型“添油加醋”。一方面,提高奖励措施,发挥好政策的带动作用,重点提高行业头部企业的产业带动能力,提升产业链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生动力;另一方面,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大数字化转型的鼓励力度,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文章来源:百家号·太湖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