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10日,是衡阳以电子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为内涵,首创设立的“衡阳数字经济日”。这一天,2021年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推进式、2021人工智能年会暨AI金雁奖颁奖典礼,这两个“国字号”活动同时在衡阳举办。20多位院士、数百位业界大咖汇聚衡阳,共同擘画数字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两大重磅活动交相辉映,成为衡阳数字经济蓄势高飞的标志和缩影。
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强国”和湖南省“三高四新”发展战略,以数字经济赋能老工业基地,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产业化集聚发展。衡阳已连续三年入围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024亿元,跻身数字经济千亿俱乐部,总体增速达到11.7%,增速高出全国同期2个百分点。
产业布局清晰、融合度高、增长点多、发展态势好,是衡阳数字经济的突出特点。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消费电子产品制造、精密模具的功能器件制造、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新型电源制造、新型化工电子材料制造四大产业数字化板块。根据中国信通院权威数据,衡阳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制造业、金融、科教文体、生活服务产业数字化等方面有脱颖而出之势。目前,全市共有30家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湖南恒光化工等14家企业通过国家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一批国家级平台资质和示范项目获批,如镭目科技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为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富士康工业富联“衡阳智造谷”在衡阳落成并投入运营,华菱钢管主攻智慧衡钢信息化工程项目,金杯电缆全力构筑网上订货平台项目等。特变电工建设的“输变电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融入认知计算、虚拟设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已实现企业研制周期缩短超20%、生产效率提升超25%、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超10%、产品不良品率下降超15%。
与之同时,衡阳搭建了良好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平台,“智造谷”“云谷”“人工智能基地”等园区平台做大做强。特别是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已成为衡阳的新地标、湖南的打卡地。这条长达20多公里的城市主干道上,已搭建形成40多个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吸引了中国电子、腾讯、中软国际、华胜天成、航天宏图等一批数字头部企业入驻发展。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确定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中,衡阳市有“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两个特色基地齐齐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