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武汉谋局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助推商贸物流市场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1-10-15     标签:

数字经济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10月12日,2021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暨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汉交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幕。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武汉市数字经济勃发,是中国工业互联网五大顶级节点所在地,正致力于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货通天下”为主题,约100个国家驻华外交官员、30多家国际商协会负责人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全国上百重要批发市场、数十家知名外贸企业及数字科技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开展贸易采购和各项经贸、学术交流。


据了解,早在2020年7月13日,武汉市政府就出台了《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数字经济取得突破性成果,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等目标。


《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在与汉交会同期举办的中国批发市场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经济学家、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和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原司长向欣等专家学者聚焦数字贸易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话题,共同探寻数字化、智能化重塑商贸物流市场的转型升级路径。


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商机无限、潜力巨大,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数字贸易具有独特优势。”郭元强在致辞中表示,武汉市正致力于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武汉市“十四五”规划也指出,将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促进产业数字化,“充分发挥超大城市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这一规划也得到了诸多企业的积极响应。在汉交会开幕式上,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神州数码、蚂蚁集团和数字中国等15家全国知名企业和机构签署支持建设武汉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倡议书,表示将加大投入、务实合作,积极在汉布局贸易型总部、研发中心、交付中心,充分开展产业对接、技术交流、数据共享、供应链合作,积极支持、全力参与武汉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据了解,武汉市是中国工业互联网五大顶级节点所在地,在全国数字经济百强企业中已有四成完成布局。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对外发布的《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武汉市在“数字一线城市十强”排名中位居第三位,仅次于杭州和上海。另外,根据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9月6日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武汉在“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中位居“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行列。


“我们将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贸易跨境服务聚集区,推动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将营造开放的合作环境,不断扩大数字贸易各领域开放,加强数字贸易平台国际合作,推动在电子商务、智慧城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走深走实。”郭元强表示。


任兴洲认为,数字经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力量,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有效打通生产、消费、分配与流通环节,并通过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提升整个经济系统的韧性,高效赋能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武汉“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的蓝图,致力成为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创新国内国外双循环发展模式。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表示:“在商贸市场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武汉将为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未来将引领数字贸易的潮流。”


对于数字经济这一经济形态,马光远将其定义为“数智经济”。在其看来,中国正面临登顶数智经济最好的时间窗口,而武汉发展数智经济的优势突出,无论是数智基建、数智商贸和产业数字化,武汉都具备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的基础。


“武汉是未来十年中国数智经济发展最具前景、最具潜能和最具想象力的城市。”马光远在主题演讲中总结道。


加速商贸市场数字化转型


武汉商业底蕴深厚,素有“货经汉口活”的美誉。从汉正街到汉口北,在传统批发业态不断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让一度沉浮的武汉商贸流通市场最终重回了中国第一梯队。


而随着电商直播等新兴渠道的不断兴起,线上线下融合、内外贸结合、产销联动正成为商贸物流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占武汉市GDP的比重已超过40%。


据武汉汉口北集团总裁曹天斌介绍,公司正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汉口北市场做面向消费者的线下交易,以卓尔智联做好大宗商品、消费品的线上贸易,结合卓尔购和抖音等线上平台更好地融合线上线下经济。这些融合转型激发了汉口北的市场活力。


“商贸市场数字化转型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不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未来的路会越来越窄,已经上升到了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转型,而是必须要转型。”在任兴洲看来,加快商贸市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各市场主体需要顺势而为,以数字化转型促市场的发展,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发挥商贸市场的独特作用。


向欣也表示,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目标包括网络化、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等关键词,在2025年我国要初步建立畅通高效、协同共享、规范标准、智能绿色、融合开放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其中,数字化、智能化是关键,是承上启下、推动商贸物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商贸物流的高速发展。”


据了解,在汉交会开幕式上,卓尔智联集团与临沂商城、成都荷花池和沈阳五爱等全国15家批发市场签署了市场数字化服务合作协议,为相关市场提供智慧市场、商品管理、智慧物流等数字化市场应用系统服务,推动全国批发市场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向欣认为,推动商贸市场在数字化方面的转型升级面临着一定机遇,只有在数字化方面实现了应用场景,功能才能随之发挥,才能成为新的数字经济、商品贸易的枢纽和载体,否则的话就会被甩掉。


传统商贸市场如何进一步“触网”转型?任兴洲在主体演讲中表示,首先要强化市场管理者的数字化经营管理意识,精准地开发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强市场平台整体数字化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通过打造电商直播产业基地,引导商户积极拓展线上渠道,把线上和线下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打造和创新销售和服务的新场景,比如网络直播和社群营销等;此外还要以市场为中心,通过数字化协同产业链,通过数字化推动市场化采购方式的发展,把国内国际的内贸和外贸打通。


高培勇则表示,围绕着从事数字贸易活动的所有法人、自然人等市场主体而发力,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阶段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关键点和要害。“发展数字贸易,要把各种政策、各种制度建设的聚焦点盯在市场主体身上,围着市场主体而转,奔着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去。”

文章来源:中经城事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