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余晓晖:数字经济对芯片的需求强劲增长
发布时间:2021-10-19     标签:

9月11日-12日,信息化百人会2021年峰会在北京用友产业园成功举办。本届峰会主题为“变局·大局·新局——数智时代的商业创新与产业融通新征程”。


在9月11日下午的峰会主论坛上,信息化百人会成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余晓晖出席并作题为《新形势下的数字经济与数字化发展》的主题演讲。围绕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重点、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数字平台、转型载体、数字贸易及数字治理等话题,余晓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余晓晖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球正在经历一轮史无前例的“缺芯危机”,全球汽车累计停产数约为300万辆,手机芯片的供货周期也从3个月延长到12个月。这固然与新冠疫情、雪灾、火灾等因素有关,但是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整个数字经济对芯片的需求大大提升。比如,智能汽车MCU需求量是传统汽车的4倍以上,5G手机对射频前端器件的需求量也增加了超过50%。未来只要数字化、智能化仍在持续,就意味着我们对芯片、软件、智能技术的需求都将保持强劲的增长。


余晓晖认为,5G、人工智能作为潜力有待释放的技术,需要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场景化、功能化将是非常重要的特点。


余晓晖指出,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法论,其中,“数据驱动+行业机理与知识”的优化范式是核心。




以下根据余晓晖现场演讲内容整理。


从全球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当前人们对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认知是一个基本共识。


欧盟《2030年数字化指南》中的结论同样显示,新冠疫情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字化在社会和经济中的作用与观念,加速了其发展进程,并提出了2030年数字化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希望2030年75%的企业使用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而90%的企业要达到数字强度的基本水平。数字强度有等级划分,这是第二个等级,还有更高级的部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测算了全球47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比较发现,2020年数字经济增速大概是3%,比GDP增速要高5.8%,全球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显现出强劲发展动力。在全球三次产业数字经济占比中,服务业的数字化比重是当前最高的,其次是工业和农业。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转型和过去十多年的信息技术变革有巨大关系。过去十年中,芯片、终端、传感、连接、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统计显示,十年的时间我国的云算力大概提高了2300倍。


2021年上半年,全球正在经历一轮史无前例的“缺芯危机”,全球汽车累计停产数约为300万辆,手机芯片的供货周期也从3个月延长到12个月。这固然与新冠疫情、雪灾、火灾等因素有关,但是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整个数字经济对芯片的需求大大提升。比如,智能汽车MCU需求量是传统汽车的4倍以上,5G手机对射频前端器件的需求量也增加了超过50%。未来只要数字化、智能化仍在持续,就意味着我们对芯片、软件、智能技术的需求都将保持强劲的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测算了全球47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比较发现,2020年数字经济增速大概是3%,比GDP增速要高5.8%,全球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显现出强劲发展动力。在全球三次产业数字经济占比中,服务业的数字化比重是当前最高的,其次是工业和农业。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转型和过去十多年的信息技术变革有巨大关系。过去十年中,芯片、终端、传感、连接、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统计显示,十年的时间我国的云算力大概提高了2300倍。


2021年上半年,全球正在经历一轮史无前例的“缺芯危机”,全球汽车累计停产数约为300万辆,手机芯片的供货周期也从3个月延长到12个月。这固然与新冠疫情、雪灾、火灾等因素有关,但是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整个数字经济对芯片的需求大大提升。比如,智能汽车MCU需求量是传统汽车的4倍以上,5G手机对射频前端器件的需求量也增加了超过50%。未来只要数字化、智能化仍在持续,就意味着我们对芯片、软件、智能技术的需求都将保持强劲的增长。

该图是过去100多年中各种技术的发展情况,截止目前,数字技术在各类技术的占比中明显增大。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包括数字技术、生物、能源等等一系列技术的组合,由图可知,数字技术仍然是里面占主导的技术驱动力。


如果往前回看五年或十年,其实有很多技术潜力巨大。具体分析两个有很大潜力,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把它释放出来的赋能技术。比如,5G仍然处于标准迭代和技术递进的发展阶段。5G包含R15、R16、R17三个版本,R15是5G的第一版标准,R16是完整版标准。5G超时延可靠的能力是在R16标准上,但目前用的技术主要是2018年6月份发布的R15的标准,新的技术产品还没有完全推广,R17标准要到明年发布。5G的标准化、产业化还没有做完,因而,到目前为止5G的潜力仍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未来将有很大空间。


另外一个是人工智能技术,当前做人工智能的公司或全球的人工智能投融资活动,其实尚处于一个相对的低潮期,人工智能企业在商业变现上面临挑战。但从另外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应用方面存在大量需求。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医院或其他方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有非常强劲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当前是需求和供给不匹配,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场景化、功能化将是非常重要的特点。同时,在算法层面,人工智能技术仍然需要一些新的突破。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中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赋能技术,会有很大的场景应用空间。我个人对此非常有信心,但是目前还面临比较多的困难,在更大意义的推广层面存在挑战。


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法论


回到工业互联网,关于数字化转型和过去的信息化、智能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基本上我觉得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发展阶段上,个人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这包含两方面:


一方面是指每个传统行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医疗或其他方面,都有本行业的机理、模型和知识,这部分数字化转型的要义是这些知识如何自动化。


第二方面是当前的数据。不管是来源于物理世界还是IT系统,当前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形成数据驱动优化模型。任何一方面都无法解决很多问题,但当把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构成了一个新的优化范式。我认为“数据驱动+行业机理与知识”的优化范式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基本范式和方法论。从数字化和过去的自动化、信息化区别来看,过去的自动化、信息化是以流程为核心,是流程的自动化。当前讲的是流程数据化基础上加知识的自动化驱动模型,这是一个思考角度。


文章来源:信息化百人会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