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迈步走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各地又将如何砥砺奋进,争取更大荣光?人民网推出“守初心·启新程”系列报道,说变化,聊规划,看各地如何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描绘新时代的发展蓝图。
10月18日一早,刚迈进办公室的门,冀宏伟就迫不及待在手机上打开“煤矿安全监管专员移动APP”系统,查看炉峪口煤矿的最新工作情况,同时也了解全市煤炭生产信息。作为太原市能源局发展规划与煤炭开发科科长,这已经成为他每天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
“通过这款系统,我不仅可以实时了解井下人员定位,查看现场生产视频,对产量、冲击地压、水文等进行监测监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煤矿企业与监管端的信息互通、上下互动,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形成闭环,从而杜绝安全隐患。”冀宏伟说。
冀宏伟所用的“煤矿安全监管专员移动APP”系统是安全生产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其所依赖的基础是时代云煤炭大数据中心,而这也是山西发挥资源集聚优势,紧抓应用数据推广,数字经济产业蓄势发力的一个缩影。
今年8月,《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式印发,其指导思想是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契机,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统筹布局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加快“数字山西”建设。
勇担新使命,砥砺再出发。站在“十四五”崭新起点,山西正谋求从资源经济转向数字经济“换道超车”,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山西省大数据中心展示大厅。
政府政策引导 抢抓发展新机遇
气温较低,有利于服务器及时散热,节约能耗;资源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丰富的煤电资源和较低的电价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省际出口宽带达到19000G,为数字经济提供了信息通道……近年来,作为资源大省的山西,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立体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走进云时代公司,大屏播放着时代云、山西省核心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的介绍;山西省市场监管智能指挥系统、地方金融监管监测系统、山西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一个个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空间信息技术的平台在这里研发而成。可谓“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
“省委省政府正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智能化是重点发展方向。云时代公司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加快打造成为全省数字信息产业的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云时代公司董事长盛佃清信心满满地说。
阳泉百度云计算中心。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围绕这一前景广阔的产业,山西多地各显神通,抢占数据中心制高点,换道数字经济新路径。
“要实施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战略,塑造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新优势。”9月27日,阳泉市委书记雷健坤在中国共产党阳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表示,发展数字经济是阳泉市未来五年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近年来阳泉不断加大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引导力度,在全省率先挂牌组建数字阳泉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中北大学推进全市大数据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目前《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助力阳泉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能源富集型城市,大同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与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大数据全产业链发展,聚力建设辐射华北和影响全国的绿色数据存储中心、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大数据装备制造基地、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产业基地。目前,秦淮数据集团、中联数据等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已投入运营,京东、华为、东华科技等企业纷纷落地。全市已建成数据中心机架数2.3万个,可承载服务器近20.9万台,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助推大同在数字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上大步迈进。
今年2月,晋中市出台《晋中市5G+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目前,玻璃产业5G+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祁县宏艺玻璃企业全面投入运营;山西农谷探索建立“5G+”智慧农谷大数据支撑平台……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演绎别样风采。
山西,正在把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不断深化和转化为竞争优势,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大关,为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传统产业转型 蹚出发展新路径
“炉口温度和吸力过低,是因为集气管出现故障,正在检修。”“当值工作人员已进行了调试,目前炉口正在升温。”兴高集团数据中心大屏上闪烁的数据,正实时呈现着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指挥员坐在电脑屏幕前,通过生产经营指挥系统,对当前炼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远程管控。
“这里就是兴高集团的企业‘大脑’,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在这里都能看到。”兴高集团信息化开发与应用中心总监王冬骄傲地介绍着这套数字化系统。
位于晋城高平市的兴高集团,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烟煤”炼焦企业。2020年4月,该集团自主研发、总投资近9000万元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上线试运行,通过“一屏感知、一体联动、一键指挥”,实现了生产经营可视化、生产现场可视化、生产过程可视化和领导决策信息化。
放下铁锹,拿起鼠标,推进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快速应用……山西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蹚出一条新路径。
今年2月,山西晋能控股集团与华为公司携手启动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建设。10月19日,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课题研究和创新孵化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承载——科研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山西晋城建成。该中心可将矿山行业知识和数据进行收集、研究,构建行业知识图谱,开展创新方案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从而加速山西由“能源集中”向“技术输出”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