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潘伟明看到人工智能为关联产业带来“活化效应”
发布时间:2021-10-27     标签:

潘伟明认为人工智能既具有一般通用型信息通信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与替代性特征,同时还具备与各经济要素协同配合提升经济效率的协同性特征,以及替代人类脑力工作的创新性特征。具备了以上特征的人工智能可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具备扩张增长效应。作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研发、软硬件开发、算法模型训练、具体场景应用等一系列环节,从而催生了一系列产业,有着完备的产业链条,其产品和服务涵盖了从上游研发到下游应用的各环节。需要看到,人工智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路径之一,就是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扩张增长效应。人工智能具有与生产生活应用更高的融合度,可以快速响应具体问题,根据不同的场景生态提供应用方案。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使得人工智能产业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基础信息技术产业的壮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扩张增长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其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不断强化。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赋能,促进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具备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创新性,能通过输出智能化设施、智能化方案,对已有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通过提质增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融入农业生产、物流等环节中,实现农业生产的无人数控、基于数据分析的生产决策、智能农业机器人的精准执行等;
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基于不同工业行业的产业特征提供生产服务的精准升级,既能够在生产端实现冗余资产的发现切除、错配资产的优化调整、闲置资产的重新激活,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又能够在消费端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精确匹配、个性定制,充分释放消费端潜力;
在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早已应用于金融、旅游、物流、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其中在金融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较为丰富。如今,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供应链、交通物流、工业互联等领域,在工业、农业、金融、公共安全等行业逐步构建起多样化行业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平台,提供相对通用的行业应用服务。
潘伟明提倡人工智能还能“活化”潜在的关联产业。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将对经济体系中的潜在关联产业产生重要驱动作用,即产生“活化效应”,为其带来创造性增长。很多原本与数字技术毫无关联的产业,在人工智能行业产品输出、服务输出、技术输出、范式输出、商业模式创新等助力下得到“活化”,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活化效应”将越来越多地刺激经济社会各个潜在关联产业,进而实现高效集约、创新绿色的高质量增长。
文章来源:网易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