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两大公共事件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第一件事是:近日,特斯拉股价暴涨,市值正式突破1万亿美元。特斯拉也因此成为美股市场中,继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后,第六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同时也超过了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等 11 家传统车企的市值总和。第二件事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与此同时,一场以“2021智能科技湾区高峰论坛”为主题的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引发现场三位智能科技领域专家及200家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上高度相关的企业的对“智能科技”的热烈讨论。
智能时代,未来已来!
智能科技行业新秀齐聚北大,
共创智能制造新机遇
“2021智能科技湾区高峰论坛”于10月27日(星期三)下午,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科技园南区)成功举办。会议以湾区论剑+圆桌论坛形式,特别邀请北京大学智能研讨班导师、顺络电子创始合伙人李宇,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富联)研究院执行院长、新材料与增材制造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科学家陈国锋博士,埃森哲大中华区企业技术创新事业部董事总经理王军,以及部分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深度探讨了智能科技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产业发展趋势、数字经济转型等话题,并对智能科技企业新生态、新模式、新认知进行了广泛交流。
据悉,本次峰会现场汇聚超200家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上高度相关的企业。此次峰会开创了北大继续教育史上的先河,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智能科技研讨班2020级全体同学独立策划和组织。与此同时,当天,北京大学智能科技研讨班宣布正式出征。
活动伊始,由北京大学智能科技研讨班副班长冯元元女士、深圳卫视金牌主持人吴庆捷先生主持开场,邀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助理院长张义民先生,北京大学智能科技研讨班导师、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先生,北京大学智能科技研讨班导师、顺络电子创始合伙人李宇先生分别致辞。
整场活动分三篇章,第一篇章湾区论剑,共邀请了三位智能制造行业专家登台演讲。
未来“小巨人”企业家五种精神
首先是,北京大学智能研讨班导师、顺络电子创始合伙人李宇作了《企业家的精神——致敬未来“小巨人”》的演讲。
北京大学智能研讨班导师、顺络电子创始合伙人李宇
他认为未来的“小巨人”企业家需要五大精神:
一、务实。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第一个就是务实。任何一个企业家只要你不是富二代,对不起,你一开始所面临的首先是生存的问题,所有的东西都是全新的挑战。所以,以务实的态度针对事情去展开你的思维去展开你的工作,这是最最必要的一个东西。只有务实你才可以发现问题的所在,只有务实才可以找到真正的合作伙伴,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客户。
其次,企业成长获得了一些成绩的时候,务实也很重要,你不要被别的东西去清理掉。比如我们是做电感的,不会因为在几年前房地产非常的火爆,我们就去做房地产!因为你不是这方面的料,你一定要懂得你是谁,你要懂得这个长处在哪里,只有专注在这个长处,你才可能获得持续成长。
第三,每一个企业家,一个人的创业是不可能的,都是一个团队,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要务实。假如我们没有团队强大的支持,吹的越好会死的越惨,最好能永远保持谦虚的态度。
二、快速学习能力。科技发展太快,一定要保持学习。李宇说,韦尔奇带领GE从120亿美金的市值卖到8000多亿美金,但现在的市值1200亿美金左右,还累计亏损2300亿左右……另外一个就是柯达,其胶卷产品做到全球份额超70%,但没有学习到数码时代的市场新需求破产。
三、保持坚韧乐观的积极心态。一份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5年,民营企业2.5年,为什么?真的太难了。所以,积极的态度加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企业迈向前进的重要的一个步伐。企业家拥有积极乐观精神很重要,李宇理解就是:你要做一个事情,你都没有信心,你怎么可能说服人家对你有信心,你怎么能够发挥你的才能去做事情呢?
四、大局观。大局观分成三部分,第一个:财散人聚;第二:要懂得任何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干起来,是团队干起来的,要懂得授权。如任正非所说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定”;第三、战略和战术。过去我们太重视战术,急功近利,但一场贸易战后,发现“卡脖子”打得很惨。所以,未来为了基业长青,战术一定要让位于战略。
五、还要懂情怀。假如你有情怀,你做的事情,你爱他,你喜欢他,你把你的事业当做你的生活,当做你的最爱,那工作就变成非常简单。当你这个东西变得简单的时候,你所有的智慧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你就会更好的做好事情,这是情怀的意义。企业家也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了,你的竞争对手也要生存,你的客户,你的上下游他都要生存,你必须时刻绷紧你的脑瓜,这样效率是不可能高的!但是你有情怀,你有时间,就像任正非先生所说的“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人要有喝咖啡的时间让自己放松下来,只有放松下来你的效率才会更高。
据悉,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7年上市(代码:002138),是专业从事各类片式电子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磁性器件、微波器件、敏感器件、精密陶瓷四大产业,广泛运用于通讯、消费类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新能源、网通和工业电子等领域。
苹果时刻:特斯拉产业链垂直整合
智能科技趋势: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
第二位登场的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富联)研究院执行院长、新材料与增材制造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科学家陈国锋博士作了《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的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设计、材料、制造是一体化趋势,并举例新能源汽车零件、3D技术在未来制造行业的运用。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富联)研究院执行院长、
新材料与增材制造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科学家陈国锋博士
陈国锋博士从各类“时刻”讲起。智能终端产业正从联发科时刻(以SoC为标志,将芯片的技术打造一个平台,开放标准化接口,成为一个生态)到诺基亚时刻(从硬件到软件),再到苹果时刻(垂直整合)。目前科技企业正处在苹果时刻,有两个主要产品,一个手机,一个汽车。
苹果时刻现在以特斯拉为代表,产业链垂直整合,马斯克现在什么都搞,包括汽车、电池,就连超级工厂在他眼里也是产品。
由此,陈国锋博士判断,产业整合、融合、集成一体化已是趋势。
陈国锋博士:各类的“时刻”
他称,近日两大公共事件值得关注!第一件事是:近日,特斯拉股价暴涨,市值正式突破1万亿美元。特斯拉也因此成为美股市场中,继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后,第六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同时也超过了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等 11 家传统车企的市值总和。第二件事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与此同时,陈国锋博士分享一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
冯诺伊曼架构设计下的计算处理器,CPU/GPU/AI芯片,80%功耗发生在数据传输上。99%的时间消耗在存储器书写上;
人工智能时刻,大量数据搬运导致的功耗,到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将消耗全球20%的电量;
AlphaGo打败人类,使用了20KW的能耗,而人类只使用了20W。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算存一体化的趋势:把计算与存储融合到一起,用存储单元做计算。大幅降低数据交换时间及计算过程的能耗。
陈国锋博士认为,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由分散式向集中式演进。减重是新能源汽车当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课题。他举例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力的多合一比三合一体积减小20%,重量减少15%。特斯拉一体化压铸ModelY后车身底板:零部件从70个减少到1-2个; 重量减轻10-20%;连接点从700-800个减少到50个;制造时间由1-2小时缩短到3-5分钟。他判断,未来整个下车体总成。
深圳梦注意到,随着特斯拉加州 Fremont 工厂首批全新 Model S的交付,意味着特斯拉距离将2-3个大型压铸件替换由370个零件组成的整个下车体总成目标更进一步。
陈国锋博士还举例,GE新型3D打印航空发动机CT7-2E1:从设计到完成时间:18个月;零部件从1000件到16个,打印件占比35%;重量减轻20%;燃油效率:提高 10%……
陈国锋博士认为增材制造(3D打印)推动设计-制造-业务的全面创新。未来产品变革、制造变革将围绕“设计-材料-制造”的常规产品研发。数字化时代,“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趋势下,也是“宏观结构”、“介观结构”、“微观结构”三观统一产品的应用。
数字化的速度决定企业间的差距
当下是史诗级(Epic Disruption)的大时代
第三位,埃森哲大中华区企业技术创新事业部董事总经理王军作了《长跑——数字时代的转型思维和增长模式,数字化转型可持续之路》的演讲。
王军在演讲中指出,高度的数字化时代,企业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技术正在驱动经济和社会大变革。当下是史诗级(Epic Disruption)的大时代。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和影响,速度之快,影响之大,驱动经济和社会变革,对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王军认为新数字化时代的主要趋势是:企业打造高度个性化和即时体验的世界。消费的特征是“我的体验我作主”。疫情后,数字化不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现实,是一种必然,数字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技术如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有望克服资本和劳动力的实体限制,开创新的价值与增长源泉。埃森哲数据透露:疫情后,领先数字化企业是数字化落后企业增长的5倍,疫情前是2倍。数字化的速度决定企业间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埃森哲和工信安全中心联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进行时,跨越数字化分水岭》的研究报告。
埃森哲于2021年3月至7月期间,对30多家企业的高管就数字化推进过程中的挑战和思考进行了深度访谈,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得以持续推进的三大挑战。难点一,战略缺位,转型缺乏方向。难点二,能力难建,转型难以深入;难点三,价值难现,投入无法持续。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报告提出7大建议:第一,战略为先,紧握业务;第二,云筑底座,加速创新;第三,数据重构,洞见赋能;第四,体验至上,全链驱动;第五,智能运营,规模发展;第六,生态共进,突破“不可能”;第七,多重价值,多维发展。
峰会第二篇章群雄逐鹿,邀请智能制造的企业嘉宾进行圆桌论坛,各自观点纷呈展现。
第三篇章梦想起航,由北京大学智能科技研讨班发起的出征仪式,成为点燃本次论坛高潮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