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近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对外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作用显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探索形成具有行业区域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路径。这为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迎来新机遇奔向千亿级。
《方案》试点示范内容主要包括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能制造先行区三个方面。试点示范行动坚持立足国情、系统推进、分类遴选、动态调整的原则,推进场景创新、工厂示范和区域试点,遴选推广优秀智能场景,以“揭榜挂帅”方式推进细分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建智能制造先行区,构建“点线面”结合的试点示范体系,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加速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

△软体机器人。资料图
总体目标
《方案》提出了试点示范行动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作用显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先行区,凝练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带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制造标准的试点应用,探索形成具有行业区域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路径,开展大范围推广应用。
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是北京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依托于高端制造企业和装备制造、信息技术领域企业聚集,汇聚起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雄厚实力。北京经开区已打造形成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引领带动重点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北京市“智造100”工程实施以来,评审公布了四批共65家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其中北京经开区企业达21家,占全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涵盖北京奔驰、京东方、SMC、安川首钢、中芯北方、博世力士乐、冠捷显示等企业。
△机器正在进行底涂和涂胶工作。
通过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创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升级改造,提升了区域“智造”水平。此前北京经开区对重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调查摸底结果显示,整体智能制造水平较高,70%企业处于三级集成级水平,从数字化网络阶段向智能化阶段迈进。部分企业已经达到了四级优化级的水平,在这个级别,企业内生系统、管理系统及其他支撑系统已完成全面集成,实现了工厂级的数字建模。
△智能焊接机器人。资料图
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北京经开区正在全国、全市发布的智能制造领域政策举措引导下,加快布局推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北京经开区将提升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打造新型制造体系排头兵为目标,聚焦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产业,提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能力,加快推动智能工厂、重点产业基地和应用生态示范区建设,带动一批超级工厂项目落地,培育形成“优势产品+标杆工厂”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到2025年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创建智能制造先行区是《方案》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鼓励产业特色鲜明、政策措施有力、发展路径明确的地市单独或联合创建智能制造先行区。“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坚持产业培育和应用推广两手抓,加快培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打造完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全力推进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区智能制造产业全生态链逐步外延扩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产业互联网、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域重点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将北京经开区打造成为领先的“智造强区”。
文章来源:北京亦庄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