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南京举办。届时,世界智能制造的行业大咖、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等将以大会为平台,展示智能制造的最新技术、顶尖产品。近日,记者跟随组委会走进南京几家产业园区,了解智慧产业园区在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产业发展方面的成果。
加快产业转型发展 做好产业布局
“以前,制造整辆地铁车厢需要1个月,现在有了智能制造,仅需1周就可以生产出一辆地铁。”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修俊介绍,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一流智能制造全面解决方案的专业化企业,向传统制造业输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中车数字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智能制造和传统人工相比,一是大大缩减了生产周期,二是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大大提升,更加精细。” 徐修俊说。
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具有深厚的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建构了工业制造多业务协同系统,从“智能制造+业务协同”入手,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形成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企业业务融合的完整制造体系,软硬件联动,满足了高端装备复杂零部件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电子信息和大健康两大产业,围绕两大产业,园区正一步步壮大产业能级,蓄力发展动能。”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统计站站长陈洪彬说,成立5年来,园区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聚焦“两城一中心”,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围绕新区产业布局,园区支持、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积极鼓励企业加强算力研发,打通关键堵点,提升软件适配能级,打造硬件、软件联动的发展格局。
引领创新研发 汇聚“智能”人才
智能扫地机器人、防疫消毒机器人、纺纱机器人、智能零售机器人……在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有一家专注于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智能视觉检测系统及民用、娱乐机器人研发的公司——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这家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图谱”展示墙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被应用于不同产业、领域的机器人。
“我们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不同的行业领域,比如工业制造、航天航空、物流、安防等,根据企业、行业需要研发相应的机器人产品,可以大大提升产业效能。”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永祥介绍,有一款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专门用于对高铁的底盘、部件等进行安全检测,与人工相比,机器人的检查更加准确,效率也更高,能帮助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依托园区,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得以拥有许多研发人才。麒麟科技创新园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虞行表示,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0多所高校分布在园区周围,为园区发展提供丰富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园区以南京麒麟科技城为发展载体,以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为核心,集聚中科院系统科技创新资源,已初步形成中科院“1+N”(国科大南京学院+多家中科院研究所)创新发展体系,并努力引进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科研机构,打造“一院多校”科技创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