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数字新机遇!“十四五”大数据产业目标锚定3万亿
发布时间:2021-12-14     标签: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关键时期,大数据产业将步入集成创新、快速发展、深度应用、结构优化的新阶段。他说,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二是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钻石矿”。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围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推动数据资源高质量、技术创新高水平、基础设施高效能,围绕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和行业赋能效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北京启动数字经济立法


作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北京在近日释放明确信号,及时跟进研究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立法。12月8日印发的《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中提出,立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时跟进研究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立法。


“北京的数字技术非常发达,这给数字经济的推广和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前提;北京拥有大量的数字企业,这为数字经济的运作提供了大量的参与者,有利于活化数字经济的市场;此外,北京是全国数字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起点,北京的这一特殊角色可以作为代表向全国其他城市做出一个示范;北京也是国际交往的窗口,有助于数字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说。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被列为2021年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已经在审议过程中。此外,浙江、广东、河南等多地都在数字经济立法方面有所探索,今年也成为推进数字经济立法的“大年”。


文章来源:百家号·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需求提交
400-85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