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京云溪医谷医疗器械产业园召开线上中日推介会 |
据慧选网编辑部了解,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云溪医谷”中日线上推介会在日本东京和中国南京高淳区同时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主办,260家中日企业及相关机构的400余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参会的方式,共同探讨了“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云溪医谷项目”。高淳区常务副区长贾晨,向参会嘉宾介绍了高淳区近年来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与经济建设力度,并重点介绍了高淳经济开发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产业扶持政策。他指出未来的本地医疗器械产业和高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高淳区也将拥抱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日本瑞穗银行产业调查部专家铃木晃祥先生,以“中国医疗器械国产化政策”为主题,从国家政策到市场需求,从多个角度向参会企业分享了对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前景的预测。在政府大力推动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下,中国市场的政策推动与行业变化。济南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辉向参会企业重点介绍了“云溪医谷项目”的相关情况,尤其是对该项目医疗器械产业的基础优势,以及高淳区独特的政企合作创新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高淳经济开发区,依托“长三角”和周边产业经济集群的区位优势,链接全国及全球市场。慧选网编者的观点是,本次推介会的圆满召开,不仅是高淳经济开发区乃至长三角经济圈对未来医疗器械产业多样化合作不懈探索的缩影,更让“云溪医谷”项目有机会成为国内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全新标杆。文章来源:财经网 |
|
2021-09-28 |
![]() |
深泽县与河北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 |
据慧选网编辑部了解,深泽县人民政府与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在深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楼大厅,共同签订《深泽县人民政府、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支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深泽县人民政府与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共同建设区域技术中心,集检验检测、质量评价、监管服务、技术开发、培训服务、成果转化于一体,推动区域化工产业发展。深泽县人民政府为区域技术中心(深泽)提供运营办公场所。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在深泽县挂牌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区域技术中心(深泽)、河北省化妆品检验研究中心深泽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提供多项技术服务项目。慧选网招商政策调查小组认为,此次协议的签订,为引进先进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打造检验、审批、监管政策示范区,产学研院地合作共建新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慧选网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政策解读,国家级名单更新,相关开发区新闻,产业链创新链政策及新闻。 |
|
2021-09-28 |
![]() |
武汉医疗器械企业在光谷创投汇寻求融资 |
慧选网编辑部最新消息,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东湖高新区地方金融工作局承办的“光谷创投汇”第六期•医疗器械专场活动举行,活动吸引了国投创业、国科投资等60多家国内顶尖创投机构,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与光谷11家“医研企”企业进行了精准对接和交流互动。唯柯医疗、海沁医疗等9家光谷的优秀代表企业分别进行了路演,芯生生物和美睦恩医疗两家头部企业也来到了活动现场。路演的科技企业中,大多是医药、科研创新企业。他们分别构建起“医研企”融合创新模式,借助医工结合的实验室研究,完成前沿科技的临床转化应用,进一步研发出服务于民众的健康医疗器械产品。例如唯柯医疗创始人、研发及管理团队由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专家、临床注册专家共同组成,形成强大的医研企结合,相关研究的协作模式能更好地完成科研的突破和临床的转化。在大健康医疗美容市场、中医现代化等市场领域获得市场认可的海沁医疗,其创始人是中国光谷粒子流射频研发专家,公司独创的EPMO的粒子流设备。目前海沁医疗已在武汉、湖南、长沙等地设立设备生产基地,预计年底在射频理疗仪等领域陆续完成产品研发战略布局。李德春表示,没想到这次踏入武汉收获很大,现场路演的唯柯医疗、菲思特生物、佰美斯医疗等都非常不错。随着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有力推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和跨越式发展。慧选网了解到,2020年,湖北共有规上医药制造业企业413家;规上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55家,主营业务收入77.3亿元。文章来源:网看湖北 |
|
2021-09-28 |
![]() |
青岛AI医疗企业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
慧选网最新消息,由青岛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医学影像软件取得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作为百洋智能科技拥有独立自主产权的获批产品。慧选网认为,AI医疗器械软件领域的发展前景一片蓝海。百洋智能科技长期致力于解决当今AI医疗技术的临床痛点,为医院、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此次成功获得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为其它一系列正在研发中的AI影像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打下坚实基础。慧选网相关人士指出,以这款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为基础,百洋智能科技自研的BISO“百洋智能影像——神外手术影像分析系统”也正在加速推进。作为一款提供真正多模态CT-MRI融合精准手术计划的手术影像分析系统,其人工智能算法的融合最高精准度误差范围约0.6mm。BISO所具备的3D直观显示功能。百洋智能科技已与北京协和医院在高血压脑出血诊疗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医学影像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标准诊疗规范,治疗预后评估提供AI技术支持;同时也与协和在脑胶质瘤CDSS方面合作,探索人工智能+专家经验+指南共识助力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并与宣武医院等在智能诊后管理方面深度合作。百洋智能科技是百洋医药集团培育孵化出的创新医疗企业。作为以AI为特色的医疗信息化升级服务提供商,百洋智能科技以医疗数据结构化及AI算法技术平台为基础,联合国内十多家顶级医院研发不同医疗场景下的肿瘤医疗AI应用,也在支持医疗信息化升级上助力医院智能化建设。百洋智能科技将通过技术的发展与模式的创新,设计更具临床诊断应用价值且符合医疗应用场景的AI医疗技术产品。文章来源:中国山东网 |
|
2021-09-28 |
![]() |
IPv6+云网,赋能数字经济 ——第六期IPv6+产业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
9月27日,“第六期IPv6+产业论坛”与北京“2021 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EXPO CHINA 2021)同期举行,本次论坛由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论坛以“IPv6+云网,赋能数字经济”为主题,交流“IPv6+”在数字经济场景下的产业政策、战略和实践,深化产业共识,促进“IPv6+”在全行业的创新及落地,从而进一步推动IPv6网络加快规模部署。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 “基于IPv6+的云网融合应用创新 ”主题发言中表示,IPv6构建了万物互联的基础网络,“IPv6+”全面升级IPv6技术体系,提供满足千行百业应用需求的差异化服务能力,助力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同时牵引整网IPv6流量提升。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田辉对推进IPv6规模部署进行了政策解读,“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建设生态良好的IPv6产业体系,打造优势发展的IPv6+创新体系,构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底座。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在 “中国联通基于IPv6+技术的算力网络研究与展望 ”主题发言中表示,中国联通将坚持技术和商业双轮驱动,积极构建基于IPv6+的算力网络底座,推动云网融合向“算网一体”迈进。面向智能时代,着力增强网络的内生数字化服务能力,网聚生态,基于“1+N+X”打造算力网络体系,创新SID即服务(SID as a Service)。华为城域路由器领域总裁陈金助做了“IPv6+赋能智能云网,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题宣讲。基于IPv6+技术底座持续创新,打造云网解决方案,通过网络可编程、切片可运营、云网服务化和安全可增值,实现智能云网4大能力“升级”,为运营商和行业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云网融合服务能力,打造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数字底座。随后,安徽电信、广东移动、北京联通、上汽集团乘用车联合上海电信也分享了各自基于IPv6+技术实现云网融合的实践经验。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网络发展部副总经理王维,介绍了安徽电信三新“新方法、新技术、新商业”,从制定云网能力标准,云网能力评估,云网新技术验证、云网体验模型和商业机会点挖掘等多个层面进行构建安徽电信的云网安能力底座。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计划建设部副总经理沈文凯分享了广东把云和网络这两个基础设施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云网业务的一体化供给,同时在整个业务流程中融入智能化能力,实现云网业务的灵活编排和可视运营,提供电商式的客户体验,助力产业数字化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IP技术专家秦壮壮介绍了北京联通以IPv6+为基座向未来目标网络演进,以生产实践推动IPv6+落地,如何为产业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上汽集团乘用车数据及信息系统部总监强斌分享了云网创新实践,如何赋能工业制造,并携手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企业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孙欣共同发布了《IPv6+工业智能云网技术白皮书》。最后,与会嘉宾共同发起“IPv6+云网,赋能数字经济”的联合倡议,与会嘉宾一致倡议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建设好IPv6产业生态,打造好IPv6+创新体系,服务好各行各业,为数字经济构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底座。文章来源:新华网 |
|
2021-09-28 |
区块链算力平台成数字经济重要支撑 |
区块链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支撑性技术,算力平台是“基础的基础”。在2021中关村论坛期间,记者了解到,北京正在建设全球性能领先的区块链算力平台,可以满足未来各类场景对大规模区块链网络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据介绍,区块链是北京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正在加快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有力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当前,北京正在建设全球性能领先的区块链算力平台,可以满足未来各类场景对大规模区块链网络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平台前期将以长安链软硬件技术体系的验证迭代为主,并在政务和社会化服务领域开展示范验证,后续为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可支撑超大规模区块链网络运行。北京微芯研究院副院长任常锐介绍,在2020年中关村论坛发布会上,微芯研究院发布了重大成果“新型区块链底层平台技术”。2021年,微芯研究院牵头发起成立长安链生态联盟,同时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软硬件体系长安链、区块链专用芯片等重大成果。海淀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林剑华表示,目前在海淀区已实现600余个政务服务场景落地,其中145个线上落地场景,平均减少办事人提交材料40%以上,87个场景实现了全程网办,57个场景实现“只跑一次”。未来中关村科学城还将提供更多区块链应用场景。 文章来源:新华网 |
2021-09-28 |
我市航空航天产业链建设提速 30家重点龙头企业4个重点产业发展集聚区确立 |
中秋节前一天,天津大火箭基地生产的长征七号遥四火箭托举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将其稳稳送入太空,这是自2016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以来,连续四次成功发射。进入三季度以来,这样的好消息不断鼓舞与激励着我市航空航天产业:7月下旬,空客天津宽体飞机完成和交付中心首架A350飞机交付;8月,我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员单位中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研发的“世界首台套PLNP技术(弯针)自动化生产线”批量试生产运行成功,标志着PLNP等离子纳米抛光技术在缝制装备行业从研发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西飞国际航空制造(天津)有限公司A320机身系统装配项目历时三个月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首架交付……与这些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相对应的,是9月初天津市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天津市航空航天产业链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是航空航天产业链链长制的建立,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市有关部门和产业链重点区(功能区)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链长,推进布局重大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引育新动能等各项工作;是航空航天产业链工作专班的成立,工信、发改、科技等各成员单位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要求,形成协同推进机制,共同推动工作落实。“我们的工作专班每周都会进行交流对接,针对产业链突出问题,研究对策,实施清单管理,跟踪督办落实。”市工信局航空航天产业处处长胡关勃说。市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航空航天产业链在内的全市12条重点产业链在各链长指挥下,每周组织工作推动会,共计形成任务清单110多项;同时全面调研摸排,逐链建立“两图两库”,即招商图谱、产业图谱、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航空航天产业链选取了空客天津公司、航天长征火箭、天津直升机、航天神舟飞行器等30家企业作为首批重点龙头企业,并加强对这些龙头企业的定制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汇总产业链需求、生产要素和企业发展困难等问题,形成“一企一策”台账。“我们紧盯25个已落地与在建重点项目和10个在谈项目,这些项目总计投资将超过200亿元,将成为未来天津航空航天产业的助推器。”胡关勃介绍。为了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发展,我市明确要发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丽区临空经济区4个重点产业发展集聚区,以区聚链、以链集群。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依托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以运载火箭总装为龙头,吸引相关零部件产业项目落地,实现长征五号、七号火箭智能化、系列化生产,积极争取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其他型号生产任务迁移至天津基地,打造航天产业高地。天津港保税区将依托空客天津公司、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形成空客飞机上下游产业配套集聚,推动天津直升机产业做实做强。将发挥航空制造及关键配套等优势,打造以航空航天产业为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滨海高新区将依托超大型航天器产业化基地,提升载人空间站及其核心舱、试验舱、商业小卫星等航天器总装和测试能力。进一步做强无人机产业,充分发挥“彩虹”“飞眼”等无人机品牌效应和本地产业配套优势,大幅带动周边领域,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化发展。东丽临空经济区将依托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平台,发挥航空物流、临空会展商贸、民航科教等相关产业及自身区位优势,搭建航空航天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平台、创业孵化培育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
2021-09-28 |
![]() |
助力数字经济,希鸥网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领袖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
9月25日,由希鸥网联合聚通达、华商品牌网主办的“数字新势力”第九届创新创业领袖峰会暨2021年度数字经济新势力盛典在北京广播大厦酒店举办,超过600位创业者现场互动交流,数万人通过照片直播、视频直播等方式参与活动。活动的举办背景是数字经济广受热议,正成为新阶段创业与投资的集中领域。“当下的整体营商环境中,数字经济势头强劲,带动数字新势力企业崛起,数字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正如有嘉宾在会上谈到的那样。今年9月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报告》指出,当前数字经济创造了以网络、数据、算法、平台为关键的竞争新机制,带给传统经济的“鲶鱼效应”持续放大,在激发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的同时也带来更多治理难题。以中国为例,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应用渗透最强的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大有可为!点厘数据,汇聚江海——人人都在参与数字经济建设,人人都生活在数字生活之中。第九届创新创业领袖峰会正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十位嘉宾、数百位创业者将一起探讨数字商业、分享数字生活、畅谈数字未来。在上午场的活动中,希鸥网创始人/中关村科技文化企业促进会副会长李志磊、优客工场(北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CEO关心、盈科资深合伙人律师郑明龙、北京聚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战斌、缔壹品牌视觉联合创始人/CEO胡磊、美呐CTO兼常务副总八阿哥、绿狗网CEO张馨心等嘉宾进行了主题分享,引起观众阵阵掌声。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杰出代表,侯战斌介绍了企业数智化管营升级平台聚通达——以满足企业级用户的协同办公需求为核心场景,同时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五种业务能力,帮助企业形成自有数据仓库、构建企业自有私域生态系统。侯战斌分享,用数据重构企业商业系统,使数据资产转化为驱动企业创新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并指出公司产品将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作用——将线下各相关农副产业发展和线上电商有机融合发展,分类搭建县域电商子平台,帮助用户通过自建平台、社会化分销平台等方式搭建微电商销售体系。在央视主持人刘舒亓的主持下,北京聚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战斌、清科科服执行总裁罗依宸、亿企云创(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EO王善吉、星际联盟联合创始人兼CTO毛必盛等嘉宾在上午场的最后时间里进行了“探讨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下午的活动上,北京虚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金玉以全球首创的AR Avatar虚拟生命系统惊艳开场,并带入大家走进“数字+新技术”主题演讲环节,海文交(授权)NFT发展中心执行总裁肖烟雨、美国NAPA学院创始人兼CEO李柏元、中鼎资本董事长苏如是、安徽格鲁伯区块链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峰、优实资本董事长/《元宇宙通证》作者邢杰等均以主题演讲的方式参与了这一活动。团剧创始人/实景玩剧CEO屈志姗、互动吧合伙人/私域营销院院长奉奉子玲、私家裁缝创始人/莱定智能科技总经理邹好运、彩构家空间生态平台创始人柯昊昂、灵零易联合创始人任里苏、公司宝联合创始人迟迎等嘉宾则以主题演讲的方式参与了“数字+新体验”演讲板块,给在场观众及直播间观众带来了精彩分享。下午最后一场主题演讲由创势资本董事长汤旭东带来,创业项目的发展与资本的助力密不可分,汤旭东以投资人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以其商业模式将出现的新场景、遇到的新机会,以丰盈实战得来的经验分享引发共鸣。在活动的最后,为激励创新、鼓励超越,第九届创新创业峰会年度数字经济新势力品牌及其他系列奖项荣誉揭晓。新势力盛典的评选公开透明规范,评审团由资深媒体人、专业投资人构成,本届创新创业领袖峰会,吸引了2000余项目参加评选,竞争激烈。飞书、阿里云、理想汽车CEO李想、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等荣登不同系列奖项榜单。据了解,中国创新创业领袖峰会已成为国内最负盛名的创投峰会之一,2016年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过九届。活动举办的目的在于借各方创业者与资深企业管理之间的互动与分享,增强创投人士对数字经济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在未来工作中勇于改革创新,在数字新形势下,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和参与智能数字时代想要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建立的商业格局。、诚如9月13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那样,我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此刻,我们比过往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一个新发展时代下的创业梦想。这是一个可以有大作为的新时代,我们在一条新路上追逐梦想。文章来源:网易 |
|
2021-09-28 |
![]() |
工信部:1-8月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22日消息,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1-8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8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12.4%。8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1-8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7个百分点。8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2020年8月份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1-7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74120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8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成本63763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139亿元,同比增长4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7月末,全行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1%。1-8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9%。8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增长0.7%,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2020年8月份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PPI分月增速1-8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比制造业投资增速快9.2个百分点。2020年1-8月份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动情况8月份,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1.3亿台,同比下降7.2%,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亿台,同比下降0.2%;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3829万台,同比增长12.4%;集成电路产量320.8亿块,同比增长39.4%。据海关统计,1-8月份,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1.4亿台,同比增长35.1%;出口手机6亿台,同比增长3.9%;出口集成电路2068亿块,同比增长33.4%;进口集成电路4241亿块,同比增长27.2%。文章来源:央广网 |
|
2021-09-28 |
安徽元素闪亮世界互联网大会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
会炒菜的机器人、会跳舞的机器狗、没有方向盘的无人驾驶汽车……9月26日至28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343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会,集中展示了5G、人工智能、数据与算法等一批前沿科技成就。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类似的大量黑科技炫酷登场,让人惊叹信息科技的狂飙突进。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数字经济正加速爆发。据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网络信息安全成为重要议题。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来自安徽的科技企业集中展示了安徽的量子科技及应用成就,成为展会上一抹亮丽的风景,展示了我省数字经济的发展成就。9月26日上午,在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在展示企业研发的量子安全SIM卡,一只手机装上量子安全SIM卡后,可以轻松实现加密通话,用户不用担心电话被窃听或者信息泄露。“量子安全通话产品由中国电信、国盾量子共同开发,国盾量子为其提供核心技术能力。用户只需将原来的SIM卡更换为量子SIM卡,即可畅享量子加密通话、量子加密信息、企业通讯录、个性化定制等服务。”科大国盾现场负责人杜天坦介绍。本源量子是我省一家从事量子计算机开发的高科技企业,此次互联网大会,该企业携自主研发的本源司南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超导量子芯片与半导体量子芯片、量子计算全物理体系学习机等重磅量子计算产品亮相。其中,本源司南是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可实现量子计算任务并行化执行、量子芯片自动化校准、量子资源系统化管理,助力量子计算机高效稳定运行。目前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正在朝着新阶段迈进。“当量子比特数在50至100时,量子计算机就有可能进行有价值的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配合探索更多的场景应用。”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日前发布了未来五年量子计算技术规划路线图,提出到2025年,突破1000位量子比特,这意味着专用量子计算机将形成,并将实际运用到一些行业领域中。百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马鞍山市一家互联网企业,专注于PC端工具软件研发。这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科创企业,却是下载器行业和软件推荐领域领头羊,常年占据细分市场80%的市场份额。企业连续3年营收超过8亿元,纳税超过3000万元。百助网络负责人程磊是互联网大会的常客,他坦言,互联网企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敏锐嗅觉。企业一直专注于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加快产品的不断迭代。同时,与互联网前沿行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行业趋势和动态。近年来,我省力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布局新基建,努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数字江淮”建设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安徽将把抢滩布局数字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聚力“强基础、育产业、重应用、促协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到2025年,“数字江淮”发展水平跻身全国领先行列,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40%,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文章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_数字经济 |
2021-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