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水经济开发区位于山东省会济南市境内,是由1992年12月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共约40平方公里。经过几年来的开发建设,明水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市项目建设的示范区和具有山水园林城市特点的现代化新城区。现建成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并具备了较强的项目承载能力。
2012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明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东省济南市明水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济南市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济南以东40公里处,坐落于经十东路两侧,东临淄博,西接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带和环渤海经济圈内,处于国家重点发展的黄河三角洲边沿,是最具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投资地区之一。总规划面积约14.5平方公里,远景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是主导产业的集聚区、生态建设的示范区、对接济南的新城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2012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明水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济南市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据介绍,这是继青岛、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潍坊滨海、邹平、临沂、招远、德州后,山东省第11家国家级开发区。1992年12月明水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在2011年山东省140余家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四位,在济南市8家开发区中排名第一。
从国务院办公厅的复函上看到,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后,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外资与境内投资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的要求,致力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以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转变,充分发挥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开发区交通条件十分便捷
胶济铁路贯通东西,济南市章丘区火车站位于开发区内。济青公路、309国道贯穿开发区,距济青高速公路15公里,距济南绕城高速公路25公里;德徐公路、章莱公路纵贯南北。半小时的车程可达京沪、京福高速公路。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与明水开发区相距25公里。
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区内完全实现了水、电、汽、暖、天然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道路、排污和场地的“十通一平”。区内日供水能力12万吨;山东电网与华电集团章丘电厂可保证区内企业充足的电力供应;华电集团章丘电厂、琅沟热电厂提供暖、汽的供应;电信宽带网和广电宽带网可以提供通讯、网络和有线电视的接入服务。区内道路总长已经超过80公里,“七纵五横”的道路框架使区内道路成网状布局,绿化率超过40%。
开发区服务效能日益提高
明水经济开发区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口收费的运作模式,努力打造投资安全、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的人性化综合投资服务环境。在部门与企业、企业与村居之间建立了两条“隔离带”,严禁部门进企业乱收费,严禁村居干扰企业建设与生产。明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是开发区的管理服务机构,设有招商局、园区管理局和办公室。
截至目前,开发区项目区初步形成了汽车制造、饮料包装、电子机械、生物制药、建工建材、纺织服装六大支柱产业。成为多项国家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37家。现有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可口可乐、美国特雷克斯、德国曼、日本三井物产、上海宝钢及中国重汽、华电国际、三一重工、海尔、娃哈哈、银鹭等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同时,章丘鼓风机厂、海尔电机、圣泉集团、伊莱特重工等一批本土明星企业也在此耕耘发展。
九通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