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青岛开发区于1985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1992年,开发区与原青岛市黄岛区体制、区划合二为一。1995年在薛家岛街道设立了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2006年,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设立;2008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设立。2014年6月西海岸新区成立,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面积2096平方公里。
更具发展活力: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广复制自贸区试验成果,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建立“一枚印章”对外的集中审批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区域注册企业超过3万家,先后吸引5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企业来区投资,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300余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15 亿美元,世界500百强企业来我区投资项目过百个。
更具发展质量:以“中国制造2025”为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石化、家电电子、汽车、船舶海工等四大集群产值均占青岛市的“半壁江山”,家电电子产业基地成为青岛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其中武船、海尔、海信、青岛港、上汽通用五菱、北船、中国石化炼油化工、中海油等企业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头羊。把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0%。大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实体经济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供水:全区供水总能力目前为60.78万立方米/日。
供电:有220KV变电站7座、50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22座、110KV变电站26座。
燃气:天然气供应量为330万立方米/日,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石油、液化天然气接收基地。
污水: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全区共8个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能力48.55万吨/日。
通讯:中韩海底光缆以及中美跨太平洋直通光缆等其他跨过海底光缆在此经过。
九通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