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历史、区位、环境等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滞后,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各级各部门的“输血式”扶贫,只能短时间、局部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无法确保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为了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让贫困地区老百姓脱贫致富,1994年,金华市委、市政府在金华市区规划创建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扶持磐安县异地发展工业经济,从根本上解决该县在经济发展中碰到的空间狭小、交通不便等先天不足问题。同时,让作为钱瑭江、曹娥江、瓯江、灵江四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的磐安县,可以更好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
1995年6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金华市以“飞地”形式,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划出3.8平方公里土地,设立了浙江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下称“金磐开发区”),以“异地扶贫”形式对所辖磐安县实施精准“造血”扶贫,是浙江省唯一以扶贫为目的的异地开发区。2003年,金华市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将金磐开发区作为实施市域内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阵地主载体,进一步落实配套措施,分期分批给予拓展发展空间,探索出了集“精准扶贫、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功能于一体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现成为全省推进山海协作的示范区和异地扶贫开发的样板地。
金磐开发区老区面积0.44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双龙南街、南至金磐路、西至婺州街、北至董宅路;金磐开发区新区面积1.7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北至330国道,东至八达路,西至洞溪工业区,南至二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