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
园区级别
经开区
园区类型
设施完整
基础设施
浙江玉环经济开发区前身为玉环大麦屿经济开发区,建于1992年6月,1993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8年扩容到漩门二期围垦区,东以76省道为界与楚门镇、清港镇相邻,南与芦浦镇相邻,西至漩门二期大坝以西60米海域,北与温岭市接壤,规划控制面积54.13平方公里(合8.1万亩),实际控制范围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1平方公里,陆域23平方公里。
2009年,玉环市委、市政府决策在玉环经济开发区建设玉环新城;2011年1月,市十三届五次党代会决策,将总面积45平方公里的漩门三期围垦区纳入玉环新城发展空间,全区管辖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
1、产业方面。农业:玉环经济开发区的农业产区主要位于漩门二期围垦区内,总面积达12168亩,种植有玉环“文旦”等本土特色水果及红肉火龙果、金线莲、专供出口菊花等高效益农作物。以高新科技为支撑,秉承生态无公害理念,全力打造的“漩门湾”农业品牌,在市场上已初具影响力。工业:开发区已形成了以汽摩配、阀门、家具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目前,开发区内共有投产企业667家(包括规上企业131家),其中漩门二期围区367家、示范区300家。2020年区内2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重新认定10家。3家企业获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评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新评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家。新评台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0家。2家企业获玉环市政府质量奖。1家企业获浙江制造认证。2022年,玉环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3.27亿元、规上总产值168.29亿元,分别增长25.18和23.8%,实现销售产值166.51亿元,同比增长24.04%。完成出口交货值57.07亿元,同比增长31.32%。第三产业:近年来,开发区以推进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玉环国际阀门城、国际家具精品城、玉柴润滑油华东销售基地、综合物流园区、方林汽车城、总部经济基地、金湾半岛项目相继落户新城核心区,全面促进了玉环新城人气商气的聚集。漩门湾景区发展更是节节攀升,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玉环漩门湾湿地公园先后获得“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浙江十大最美湿地”等荣誉称号,通过了国家级湿地公园及4A级景区验收,成功进入《2020年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公示名单;漩门湾观光农业园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农家乐特色点,被评为全国4A级景区。
2、城市建设方面。近年来,开发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改造一期、主攻二期、决战三期”的战略布局,主动依托“新城三年攻坚行动”载体,强势推进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玉环新城的高质量发展。从2009年开发区成立至2020年12月,玉环新城累计投入超391亿元。
玉环新城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规划起点高。城市规划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前期采用方案竞赛形式,分别向北京清华、上海同济、深圳蕾奥、澳大利亚HASSELL、新加坡邦城五家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团队征集,后期由中规院根据五个方案进行汇总提升,中规院副院长杨保军大师亲自指导并参与规划编制。二是建设强度高。扩容以来,先后引进了一批高规格的、现代化的城市公建、商业项目,相继落户了科技综合大楼、市委党校、市广播电视中心、市环保公路公证服务中心、市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市档案馆、新城学校、总部经济基地、邻里中心、华龙·阳光星小区、苏泊尔·滨江壹号小区、玉环国际阀门城、玉环国际家具精品城、玉柴润滑油华东销售基地、综合物流园区、方林汽车城、中西医肾病医院、实艺幼儿园等。三是管理标准高。坚持“严格、依法、高效”的城市管理原则,突出对规划的落实与管控,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用地、非法建筑行为,确保一流的规划得到一流的执行。
3、生态建设方面。近年来,开发区进一步加大环境投资,紧密结合“五水共治”、“我爱我家”等专项行动,努力建设森林城市、生态新城。目前,玉环湖主体水质由局部V类、整体Ⅳ类转变为主体Ⅲ类,局部上游入注河口Ⅳ类。目前,玉环湖沿湖绿道一期、二期8公里段实现全线贯通,绿道风水山至鹰公岛段长桥工程竣工投用。“五水共治”方面,2022年全区全面实施7个“五水共治”项目,投入资金约2.5亿元;完成清理垃圾、浮萍、水葫芦约1200吨;累计开展违法整顿专项行动30余次,收缴倒笼3955张,抛竿191支,丝绫网128张,非法船只5艘,现场教育群众550余人。
未来,玉环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区位、空间、生态等方面的多重优势,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海湾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