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力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
北京天津联合推出146项改革创新举措,进出口时间压缩超七成;天津大力推进智慧港口建设,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近40亿元……京津跨境贸易便利化再上新台阶。从市商务局获悉,据统计,北京有6800余家外贸企业通过天津港开展业务。2021年前4个月,北京企业经天津港进出口额达1247亿元,同比增长13.5%。自2020年1月起,海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两步申报”改革。一年来,京津两地海关对标最优实践,通过完善容错机制、扩大“两步申报”宣传,使“两步申报”模式被企业广泛认可并使用。“两步申报”减少了申报前信息采集和报关单准备时间,给企业提供了多元化通关模式选择。预计“两步申报”模式下通关时间较非“两步申报”缩短一半以上。“两步申报”已成为北京奔驰进口零件的主要通关模式,其中约七成海运货物采用“两步申报”,约九成空运货物采用“两步申报”。为提升港口服务效率,2020年以来,天津港实际投入近5.6亿美元,对码头、堆场、航道、配套物流园等进行工程建设和改造。2020年10月,天津港实现全球首次集装箱无人自动化全流程实船作业。天津港新建并开通148个5G基站,实现5G技术稳定应用。天津港投入160万美元,建成“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融合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实现车货匹配、集港预约、物流状态查询等功能,减少货、车在码头等待时间。慧选网获悉,“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立足“箱车匹配”,通过智能化评判,为需要运输的集装箱快速找到合适的车辆,解决线下“车找货、货找车”信息不畅的困难。收货人可根据“船边直提”预约号,通过平台提供的货物卸箱时间预测功能,全程掌握待提货物卸船进度、预计等待时间等信息,高效率安排车辆进码头提箱时间,平台共注册认证企业1700多家,车辆1.3万多辆,集疏运业务辐射全国26个省、直辖市。3年多来,北京天津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方面,联合推出146项改革创新举措,进出口时间压缩187小时,减少73%,进出口成本降低755美元,降低54.4%,口岸提效降费效果持续显现。2018年以来,天津累计实际投入近40亿元,大力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港口效率提升20%以上。 |
2021-08-03 |
中国数谷 爽爽贵阳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
“生态之城”“中国数谷”,贵阳市、贵安新区一路抢占先机,依托数字经济逐步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从2013年起,历经8年时间,贵阳贵安以大数据重塑城市核心竞争力,完成大数据产业发展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凭借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先发优势和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平台,成为新时代大数据创新的策源地和示范高地。打造在数字经济上“抢新机”的未来之城贵阳市、贵安新区作为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国家乃至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智慧经验和方案样板,在大数据发展中争占先机,在数字经济上抢占新机。在引领数字产业化上实现新跃升。围绕数据中心及上下游关联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开展企业培育和产业大招商,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探索实现“贵州云服务基地 东部云服务市场”合作模式创新,积极培育一批基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强企业,全力打造数据中心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个千亿级特色数据融合产业集群。在推动产业数字化上展现新作为。开展“万企融合”行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赋能“新四化”建设,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大力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动平台经济蓬勃健康发展,全力打造网络货运、数字金融科技、北斗应用、工业互联网等十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数字融合生态。在促进数字化治理上取得新成效。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网统管”,加快数字城市运营调度中心、数智贵阳社区等项目建设,全面深化数字技术在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领域的典型示范应用,打造城市运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贵阳模式”。在构建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上迎来新突破。以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为契机,以“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为中心,着力建设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面向东部地区开展跨区域算力输出,协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开展算力资源联动,优化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探索实现“贵州算力网络枢纽 东部算力资源需求”合作模式创新。在数据价值化上多出新成果。在数据确权、数据定价、资产评估等制度方面先行先试,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重组提升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建立协同高效、安全有序的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吸引国内交易撮合、资产审计等相关市场主体落地贵阳贵安,形成服务全国的数据流通交易市场,探索实现“贵州数据交易市场 东部数据流通资源”合作模式创新。打造以大数据核心竞争力为引领的创新之城国产数据库、主权区块链技术取得突破,设立全国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建成实网攻防的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出版大数据多语种专业工具书《数典》……贵阳贵安努力探索大数据发展前沿,在大数据创新领域领先领跑,已经成为引领全球大数据创新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以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契机,建设大数据科技创新城。以建设大数据科技创新城为载体,立足省会、引领贵州、辐射全国,聚合贵阳贵安数字经济优势资源,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创新区,打造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发展集聚区、智慧城市新样板,探索“贵州大数据试验田 东部数字经济创新探索”合作模式,激发地方创新创业活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构筑产城融合新型智慧城市。持续优化数博大道空间布局、强化产城融合,推进数博大道南北双向延伸,由原22公里核心区延伸至62公里范围,以聚焦数字化、智慧化为发展目标,以“数字孪生城市”为总体发展理念,试点示范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作为打造未来数字之城的试验田。持续深化大数据创新体系,打造国家级大数据安全产业集聚区。贵阳贵安深入实施创新能力强化工程,加快推进贵阳市国产数据库应用试点工作,推进主权区块链贵阳节点建设,探索“享链”应用场景落地,全面开展《数典》、大数据法规体系及标准体系、大数据人才体系等理论体系创新。结合大数据安全靶场建设,在大数据安全示范区构建较为完善的产学研科创体系,持续加大产业聚集力度,打造国家级大数据安全产业集聚区。“中国数谷”蜚声海内外,“数博”名片闪亮全球。作为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经过七年的发展,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已逐渐成长为汇聚全球智慧、聚焦全球行业热点、聚集世界群英、交流业界新理念新观点新思维的国际性平台,充满合作机遇、引领行业发展的国际性盛会。打造以大数据聚才引智的机遇之城贵阳贵安已成为大数据领域先行先试、共同创新的热土,将努力打造城市大数据IP,探索构建大数据人才产业体系,让贵阳贵安成为国内外年轻人创业、创新和追梦、筑梦的城市。以“强省会”五年行动为引领,支撑实施人才强市。针对大数据等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互动招引“123”计划,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鼓励人才和团队与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贵阳贵安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对人才和团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以政府主导的基金为主体,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不同融资阶段乃至全生命周期参与投资。持续巩固提升大数据先行优势,强化数字经济人才支撑。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项目互动机制、引进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推进贵阳学院申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提升数字经济初中级人才供给能力。积极推进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建设一批数字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发展载体,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构建以大数据人力资源服务及外包为特色的新型人才产业体系。 文章来源:人民网 |
2021-08-03 |
数字电网,用数字技术实现“双碳目标” |
在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主力军”电力行业将如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转型呢?“数字电网将成为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近日,南方电网发布《数字电网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提出将依托数字电网建设,多措并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我国提出要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这是党中央在充分考虑当前国情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将在能源领域掀起一场能源消费革命。而这一场能源消费结构性变革,南方电网发布的白皮书将其概括为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供给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能源消纳从远距离平衡到就地平衡,负荷侧能量流从单向供给向双向流通转变,正是这一系列细分领域的革命,将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系列的能源变革,创造能源革命从而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走数字化道路,打造数字电网,用数字技术和理念来重塑能源产业。首先,从能源供给方面来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必然趋势,而在这个新能源替代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需要数字电网来克服有效利用新能源所带来的问题。新能源的最大特点在于波动性和间歇性强,简单来说就是“不稳定”,而数字电网则能够从多模态的传感器测量数据和智能化的系统管理拓展运行监测的功能与主动调整的及时性,提升新能源的可控能力和消纳能力,通过自动功率限制、快速频率响应等方式来实现新能源的“友好接入”,并且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新能源实行更有效、更科学、更系统的调度政策,更好地利用新能源。同时,数字电网所包含的“馈线自动化”(指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其内容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正常情况下的用户检测、资料测量和运行优化;二是事故状态下的故障检测、故障隔离、转移和恢复供电控制)等技术可以帮助形成完整智能化的输电网络,实现主动自检等,提高输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智慧化方案解决远程特高压与市区高压输电的断层问题,显著提升输电效率。数字电网让输电网络成为一个智能的系统,通过智能化的协调调度,整个电网包含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五个过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都将得到提升,而且,包括“馈线自动化”等系统所赋予的电网自身主动智能诊断的能力也让整个电网的韧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不仅如此,一直以来,电力储能都是制约我国电力供应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我国电力资源分布不均所带来的客观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探索效仿南水北调的方案,通过长距离输电来完成电力跨区域的配置,实际上,数字电网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数字电网所构筑的“虚拟电厂”的方式在用电紧张时发挥“蓄水池”作用补充输电,在冗余时通过参与电力交易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方式就地消纳电能。更重要的是,数字电网所形成的不仅仅是一个智慧的、高效的输电网络,而是一个从能源结构、输电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变革的电力能源生态,借助数字技术,数字电网所拓展的电力能源智慧服务体系可以联动能源上下游产业以及数字技术服务商,这种跨行业、跨产业链的合作有助于数字电网的不断革新,从而推动能源革命不断前进,最终达到“双碳目标”。 文章来源:今日新讯 |
2021-08-03 |
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2021全球闪存峰会在杭州盛大开幕 |
7月29日,由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国家“芯火”双创平台(基地)协办,百易传媒(DOIT)、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专委会、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JEDEC固态技术协会、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美国闪存峰会(FMS)、长三角集成电路融合创新产业联盟等单位支持的“2021全球闪存峰会”(Flash Memory World)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峰会为期两天,共设置开幕式、主题演讲以及10 场分论坛,首日会共吸引线上线下观众逾6000人次。 本次峰会以“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为主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贾帆联,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孙旭东,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杭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镭,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倪世英,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市纪委派驻开发区纪检组组长许建达,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钟华成,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来刚,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陆夏峰,浙江省半导体协会特别顾问陈光磊,以及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萧山区投促局、科技局、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等相关领导出席峰会。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在致开幕辞中表示:“闪存作存储产业的重要分支,代表着一个庞大的产业,中国应该有一席之地,浙江省要走在前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发表主题演讲:应鼓励从头研发先进的存储系统软件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舒继武,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冯丹,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舒继武,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冯丹,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军,美国闪存峰会(FMS)主席Chuck Sobey,SNIA 固态存储技术工作组主席Eden Kim等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分别以现场或线下方式致辞。 来自浪潮存储、华为、华澜微、戴尔科技集团、新华三、IBM、川源信息、DapuStor、威固信息、宏杉科技、国科微等国内外存储企业领军人物交流思想理论、分享实践案例。“2021全球闪存峰会”是继2019年8月首次在杭州萧山成功举办的“2019全球闪存峰会”后的又一次亮相。据悉,全球闪存峰会聚焦以闪存和内存芯片为核心的存储器产业,覆盖存储芯片设计与制造、存储控制器、固态硬盘、闪存系统、闪存应用等存储器全产业生态。为继续引领全国数字经济打造更为坚实的“硬科技”2020年,浙江省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利润总额2956亿元,是2015年1373亿元的2.2倍。尽管如此,浙江省的数字经济目前还偏重于应用层、软件层。为了保障未来十年的发展优势,在全国继续引领数字经济,还需要更为坚实的“硬科技”。“这个硬科技的基础就是以集成电路芯片为核心的高性能计算产业和存储产业。”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表示。集成电路工业水平和规模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记和战略竞争制高点。根据海关数据,2020年全国进口集成电路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将近1000亿美元是DRAM(主要用于制造计算机内存条),将近1000亿美元是闪存(主要用于制造电脑硬盘),其余1000多亿包括CPU、传感器等其他芯片。 2020年,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到1168亿元,位居全国第六,同比增长近五成;其中杭州市集成电路营收超过330亿元。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星火的双创平台和国家重点布局的集成电路区域,杭州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产业的全链条发展、致力于全市的联动与致力于优化整体的产业包括投资的环境。 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特别顾问陈光磊强调,在追赶国际存储器先进技术方面,杭州应该充分地发挥在存储器产业方面的优势,为我国在存储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展示全球闪存市场全景,DOIT重磅发布2021年存储芯图放眼全球,全闪存存储市场格局已经趋于成熟,但仍有川源信息等新玩家在不断加入。是存储芯片还是计算芯片?与存算分离相对应的存算一体化,能对冯诺依曼架构带来多大改变或者说是冲击?百易传媒(DOIT)创新推出的“存储芯图”发布了2021版。百易传媒(DOIT)总编宋家雨表示,新版“存储芯图”近乎完整地收录了当下的闪存企业,展示了闪存繁荣的市场生态。此次新版“存储芯图”凸显闪存技术,由闪存介质(NAND闪存介质、Nor Flash闪存介质以及SCM和XRAM等新型存储介质)、内存介质(DRAM)、SSD控制器、闪存模组(SSD、eMMC、闪存卡)以及全闪存系统五大板块组成,囊括了当今市场上存储产品和技术的绝大部分“玩家”。高峰对话: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关键之年,而海量数据处理也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围绕数据这个焦点,峰会期间举办了主题为“运筹数据核心,帷幄数字未来”的高峰对话,邀请万达集团流程与信息化管理部总监吕英胜、圣奥信息中心总经理赵秀江与新华三集团计算存储产品线副总裁、存储产品线总经理兼首席产品经理徐润安就如何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性能、数据应用与数字化转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章来源:砍柴网 |
2021-08-03 |
构筑数字新基建,助推数字经济 青云科技 CIC 2021 云计算峰会在京举行 |
7 月 29 日,主题为 " 预见 · 数字自由 " 的 CIC 2021 云计算峰会在京成功举行,青云科技董事长兼 CEO 黄允松携大众交通信息数据中心总经理王元鑫等重要嘉宾亮相。会上,黄允松发表了《以坚实,预见数字自由》的主题演讲,勾勒出以青云云原生产品家族为驱动力,以无缝适景的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构建数字基石蓝图,赋予企业客户数字化创新自由,共同推动绿色数字新基建进程,建设数字中国。 青云科技董事长兼 CEO 黄允松 数字化是颠覆式创新 " 一把手 " 要率先成为数字化领袖 后疫情时代,在国家政策助推和市场需求导向作用下,一场席卷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浪潮,正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但是鉴于企业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创新自由,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 青云科技董事长兼 CEO 黄允松认为,数字化是一场颠覆式创新,企业想实现战略数字化、业务数字化、组织数字化目标,战略视野和思路的转型尤为关键," 一把手 " 不仅需要率先成为数字化领袖,还需要在顶层设计上,统一建设数字基建底座。在技术路径上,企业需要采用云原生技术,来实现业务应用开发、管理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并通过汇聚全域数据,让数据切实产生智能,改变业务决策认知与方法,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大众交通信息数据中心总经理王元鑫与黄允松观点不谋而合,他表示:" 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做到‘四要’,要自上而上,‘一把手’亲手抓;要根据核心痛点找到破局契机;要规划完善,分步实施;要成果随时展现,持续迭代。" 他还分享到,借助于青云 QingCloud 云平台提供的高效稳定环境与丰富的 PaaS 服务,大众交通实现了运营管理系统的微服务化,能够精准掌握每天每人每车营运动态数据,管理更加敏捷,新业务模式创新也更加方便。 重磅发布云原生产品战略 全力加速云原生落地 从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到云原生时代,企业 IT 系统从支撑业务转变为引领业务,甚至与业务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云原生既提供了敏捷构建和管理云原生应用的工具链,又提供了新级别的自动化服务、更好地集成和分析功能,为企业弯道超车创造了机遇。 在 CIC 2021 云计算峰会上,青云科技重磅发布端到端云原生战略,包括 KubeSphere 容器生态家族、云原生块存储 QingStor NeonIO、云原生分布式文件系统 HydroFS、云原生数据库 RadonDB、低代码全象云平台在内的重量级云原生新品联袂登场。 其中,KubeSphere 容器平台已完成从单一产品到多核云原生生态家族的演进,现拥有虚拟化场景产品 KSV(KubeSphere Virtualization)、跨平台云原生应用分发管理 OpenPitrix、FaaS 开放框架 OpenFunction、集群安全巡检 KubeEye、轻量化集群管理 KubeOcean、硬负载均衡 Porter,以丰富的产品形态,触达企业各个核心业务场景。 云原生块存储 QingStor NeonIO 是为云原生应用量身打造,其具有全面兼容主流容器平台、全栈存储组件容器化、Operator 自动化部署和扩容、最大化使用 K8s 集群管理能力等特点,具有更高性能和可靠性,能为容器平台提供灵活、轻量、高效的存储能力,适合于 DevOps、云原生数据库等场景。 云原生分布式文件系统 HydroFS 则通过容器平台的 CSI 插件,可以让 HydroFS 为云原生应用提供全场景的存储服务,覆盖云原生全场景的读写模式,并且 HydroFS 本身也可以在 K8s 上进行部署,能够实现与 K8s 上其他原生应用统一运维和管理,有望成为企业数据的基础设施,更好地落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最大化地发掘企业数据的价值。未来,HydroFS 将成为企业级分布式存储 QingStor 的全新存储引擎,同时全面开源,支持用户独立部署。 经过七年磨练,青云科技已建立起覆盖全场景的数据库产品家族,可为用户提供关系型数据库 RadonDB MySQL、非关系型数据库 MongoDB、分布式数据库 RadonDB-D PostgreSQL、时序分析型数据库 RadonDB ClickHouse、数据库管理平台 DMP 等。在云原生时代的今天,RadonDB 全面升级为云原生数据库产品线,全面支持容器化部署,通过将 RadonDB 在云数据库领域多年的技术和经验沉淀全面移植到容器平台,在 K8s 和 KubeSphere 上均可实现安装部署和管理,帮助用户在微服务、服务网格等云原生架构下轻松构建数据库服务。 作为一个基于云原生、用于辅助企业构建各类数字化应用的工具和集成平台,低代码全象云平台集低代码开发能力、API 聚合能力、IDaaS 系统连接能力、各类应用组件集成能力、生态共创能力于一体,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屏蔽技术复杂性,快速开发和运营数字化应用,还能够成为企业构建复杂项目的底座方案。 推动产业数字化 数字新基建助力 " 碳中和 " 在全力加速云原生落地的同时,青云科技以功能强大、业务具有连续性、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的云网边端一体化构建数字新基建平台,与能源、交通、金融、政务、电信、物流、零售、教育等行业开展全场景数字化深入合作,打造智慧 IDC、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端到端解决方案,实现全域感知、全域汇智、全域协同,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推进绿色可持续数字经济发展,践行 " 碳中和 "。 以智慧 IDC 为例,传统模式下,数据中心的能源损耗无处不在,落后的管理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2020 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 "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序发展规模适中、集约绿色的数据中心,服务本地区算力资源需求。" 青云科技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出一整套贯穿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建设 " 统一管理、智能联动、流程规范 " 的开放能力平台,实现数据中心的智慧化赋能,从硬件和软件、技术和管理多个层面促进数据中心能效提升,为数据中心 " 碳中和 " 目标的实现铺平道路。 同为 " 碳中和 " 而努力的合作伙伴,英特尔表示将与青云科技在技术创新上的合作进一步深化。英特尔中国行业解决方案集团互联网行业总经理胡凯表示:" 从云基础设施、容器架构到应用全栈赋能 , 英特尔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快捷、更稳定和高性能的驱动力,保障海量数据处理、密集计算、高负载应用等新业务高效、低碳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持续丰富数字新基建平台功能,形成引领绿色数字经济新动能,青云科技生态战略进一步落实,不仅与中国信通院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以新一代云原生信息技术为驱动的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新基建等发展,还与安恒信息、声网、新网、香江科技、联创数科、一米教育达成战略级产品与解决方案合作。 由 AppCenter 应用中心全新改版升级的青云云市场也首次正式亮相,旨在为大中小微企业、个人开发者提供软件应用及产品服务的一站式交易交付平台,也是青云开放生态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青云云市场精选生态合作伙伴 HashData 与优选生态合作伙伴旷视、麒麟软件、Authing、GrowingIO、华清信安、Kyligence、奇安信、今目标、图普科技出席大会并参加授牌仪式。 而作为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的国产化科技企业代表,青云科技始终秉承 " 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 " 信念,宣布以 " 全栈 "、" 全态 "、" 全域 " 的全维云平台为整体架构,全面布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充分释放 " 全维云平台、存储平台、容器平台、桌面云、多云管理平台 " 能力,服务于政务云、在线金融、油气勘探等行业业务场景创新,加速我国重要领域的 IT 能力变革与核心技术攻坚。此次,由青云科技、北京鲲鹏、中科曙光、飞腾、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安恒信息、南大通用、平凯星辰、HashData、宝兰德、东方通、鼎甲共同发起、携手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繁星生态联盟正式成立。 此外,在峰会上,英特尔、浪潮、得瑞领新、联创数科、图普科技、标贝科技、骥步科技、精容数安、炎黄盈动、HGC 环电、云信达、龙盛世纪、戴尔科技等信息技术行业知名企业纷纷亮相,共襄了这场集芯片、服务器、应用软件等前沿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于一体的行业盛举。 " 云原生 " 与 " 数字新基建 " 是 CIC 2021 云计算峰会的两大核心关键词,也代表了青云科技的发力方向。在 " 十四五 " 开局、政策号召、数字化转型全面落地的共同推动下,中国企业正在不约而同地加快自己的数字化步伐。而作为数字时代创新趋势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青云科技将持续致力于构建坚实、稳定、可靠的数字基石平台,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自由创新插上翱翔的翅膀,迎接全面数字化新未来。 文章来源:砍柴网 |
2021-08-03 |
广东柏腾助力惠州博罗智慧工业园区智慧消防全面升级 |
通过理顺内部智慧消防开展与协同管理流程,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机制,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园区管理运营模式,促进园区企业成长与安全发展。工业园消防安全背景大型工业园区中的企业是按照自身的工业生产特点新建的厂房,而很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大化的同时,却忽略了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园区和企业内部消防管理弱化,消防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矛盾。河北无极皮革工业园区发生火灾11月1日下午河北石家庄无极县卡森皮革厂,事故现场时不时的传来爆炸声 ,整个车间损失惨重江夏一工业园发生火灾,消防紧急救援11月8日百点工业园,起火厂房疑为一家再生物资回收厂,占地3000平方米,大火已持续燃烧一个多小时。天津北辰区京宝工业园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12月2日14时44分,位于北辰区北仓镇的京宝工业园内即将取缔的2号库发生火灾,起火物为个别商户存储物,过火面积约620平方米事实证明,工业园区作为特殊的城市结构,属于消防重点关注对象,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大规模伤害。园区消防难点惠州博罗县湖镇工业园区实景▲惠州博罗县湖镇工业园区位于博罗县湖镇镇广梅公路省道边上,面积达24000㎡,院内共35栋厂房,工厂业务含括:服装制造、生活用品、电子机械等。工业园消防难点▲巡检成本高:工业园区面积大单靠人工巡查耗费时间和人工成本;故障难预测:厂房和仓库交叉布局,人流和物流量大,难以发现潜藏的电气故障现象。故障处理率低:多数云区时间久远,消防制度不完善且设备陈旧,管理人员消防管理意识低。安全责任难落实:园区各单位分布,各单位的下属分支密集,难以自查安全责任能耗效果难评估:作为生活、办公、生产为三合一工业园区域,能耗使用量大,有的设备24小时高效运作,存在能耗损失。柏腾智慧工业园解决方案公司通过:“云(云平台)-管(有线/无线物联)-边(边缘计算)-端(终端设备)”各环节加大研发投入,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火灾物联网生态体系。智网预警云平台使用户时间、地点、人、网之间实现信息连接和交互,产生共享数据,从而为工业园的用能安全和节能降耗提供数据支持,为园区实现智慧消防升级提供解决方案。物联网产品和数据监测服务▲智网预警监控平台,利用物联网、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 ’等新技术,配合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火警智能研判等专业应用,实现城市消防的智能化。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专网等通信网络,对消防设施、器材等状态进行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与跟踪,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通过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态势分析,为防火监督管理和灭火救援提供信息支撑,提高社会化消防监督与管理水平,增强消防灭火救援能力。设备安装图▲智慧消防升级步骤1、在配电总箱的进线处加装在线探测装置,如存在数据异常及时提醒,提高监测效率;2、在照明回路上、配电回路上加装故障电弧探测器,确保短路或过载点不产生危险性电弧火花,从而可以从源头上抑制短路或过载故障而引发电气火灾的可能性;3、轻改末端配电箱并将普通断路器更换为智慧微型断路器,带有远程控制开关、电量计量统计,云平台反馈通/断电状态、通过限定保护、过载保护、线路检测等功能;提前检测预防电气火灾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时保护功能生效进行安全保护。4、室内外安装智慧室外栓、水压和液位表,实时监测消防水资源情况,设备自带状态跟踪,如遇设备损坏自动报警,节省人工检查时效。5、各区域扫码巡检服务,解决人工巡检“不会查、不想查”的问题。在园区内和建筑、单位安装的前端无线感知设备,再加上场所原有的消防设备,共同构成了“智慧消防”的道感知层,而这些设备的报警、故障等信号将会通过包括无线、有线方式在内的第二道传输层,传输到社会面智能安防系统平台这一第三道应用层,三层共同构成了“智慧消防”的整体框架。整体框架搭建完成后,相关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将会被直接发送到手机、电脑等终端上,供楼层安全负责人、企业个户、消防部门等使用,实现接收报警、查看消防提示通知、无线报警器的远程控制、消防隐患问题的投诉举报、上传维护保养记录等功能。柏腾公司2020年发布的新品:智慧环保、智慧消防、5G能源等系列产品通过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证,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一代高新技术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及自主研发的实力,赢得客户广泛赞誉。文章来源:广东柏腾 |
2021-08-03 |
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探讨数字经济新道路、数字技术新理论、数字治理新规则……2日在京开幕的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如何发展好数字经济,释放数字红利,成为全球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热议的焦点。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带动经济发展加速迈向数字经济新阶段。在全球经济仍处于脆弱复苏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复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成为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大会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全球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全球领先。“我们测算了全球47个国家2020年的GDP,总体下降了2.8个百分点,但是这些国家的数字经济规模增长了3个百分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数字经济有效对冲了疫情的冲击,带动了新服务、新模式、新产业的发展。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4G、5G移动宽带网络,5G终端连接数超过了3.65亿,5G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全国已培育100个以上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超过了7300万,工业App突破59万个,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大会上,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进入国际先进数字经济城市行列,到2030年将全面实现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020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了1.44万亿元,占经济总量的40%。 在大会上,中外与会者共同热议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说,数字经济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发展的新动力。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院长金明俊说,全球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复苏脆弱,但中国凸显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效能和新动力。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说,数字经济发展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下一个十年,数字经济将成为发展的核心新动能,进一步带动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全面崛起。 跨越数字鸿沟,搭建数字桥梁,此次大会还在数千公里外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设置了分会场。拉萨市市长果果说,近年来拉萨市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成国家级的绿色数据中心,云集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和技术领先的数字经济企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在高原飞入寻常百姓家,共享单车、外卖点餐和网上购物等都已经成为高原生活的日常标配。 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由北京市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共同主办,以“创新引领 数据驱动——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主题,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完善全球数字领域的规则标准。 文章来源:新华网 |
2021-08-03 |
推动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金桥全面发力5G产业 |
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即将开放,5G+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场景日益丰富,5G超高清视频创新应用越来越多……围绕着浦东新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的目标,金桥开发区的5G产业正在加速引领发展,5G应用场景也全面开花。据了解,自2020年3月12日“金桥5G产业生态园”开园以来,华为上海5G创新中心、上汽联创智能网联创新中心、中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等四大功能性平台已纷纷落户,约5.5万名5G人才来到这里,5G相关头部企业也先后入驻。“金桥的目标是勇当国内乃至全球5G技术成果有效转化的策源地、试验场和样板间。” 金桥管理局副局长、金桥管委会副主任严俊杰说。5G+应用场景纷纷成为现实走入位于由度金闽园的金桥5G产业生态园技术应用展示厅,各种与5G有关的技术创新及应用场景让人眼花缭乱。其中,5G核心技术展厅展示了金桥汇聚的5G领域龙头企业与研究机构,包括华为5G创新中心、中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的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上汽联创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创新中心,以及阿里云创新中心-宝马初创车库(上海金桥)联合创新基地、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5G+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基于‘四中心、三基地’等载体的建设,金桥打造了一个强大的5G核心技术创新驱动引擎,极大赋能了各垂直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严俊杰介绍。比如,华为5G创新中心是华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5G为主题的创新中心,汇聚华为在5G研发方面最核心、最前沿的技术。华为5G创新中心负责人说,华为将集全公司之力、为创新中心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加速实现5G研发成果转化,实现5G+AI+IOT的融合,最终孵化培育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创新产品。除了技术展示,这里还全面展示了在金桥落地的5G应用场景。5G+智能造展厅主要展示了5G+智能造生态产业链,以及5G+航空智造、5G+船舶智造、5G+工业智造、5G+集成电路智造、5G+民用智造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另外,还有5G+超高清产业、5G+智慧医疗、5G+远程教育、5G+虚拟购物、5G+体育等,以及更引人关注的5G+未来车。2020年7月,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发布,一期规划里程为30.6公里,涉及申江路、东靖路和金海路等10条道路,是上海首个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也是目前上海风险等级最高的开放测试道路。据悉,这条测试道路很快就将开放运营。形成5G产业新地图开发30余年不断转型升级的金桥,在2019年抓住“5G元年”的机遇,凭借在5G技术、人才、产业等全要素的突出优势,开始着力打造5G产业生态园。2020年3月,“金桥5G产业生态园”正式开园,并成为上海市26个特色产业园之一。“金桥5G产业生态园开园以来,我们紧紧依托华为上海研究所(约2万名研发人员)和诺基亚贝尔实验室(2000多名研发人员)的研发力量(两者占国内5G行业份额70%),积极推动金桥5G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全力聚焦5G+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大视讯)等三大‘硬核’产业,推动金桥开发区的5G产业地图日臻完善。”严俊杰说。5G+未来车方面,金桥已经集聚上汽通用(整车制造)、联合汽车电子(汽车电子)、法雷奥(新能源汽车电机)、恩捷新材料(锂电池隔膜)、黑芝麻智能(车轨级芯片华山1号、2号)、几何伙伴(毫米波雷达)、上汽英飞凌(汽车模拟芯片)等未来车产业标杆企业。同时,围绕华为车BU、上汽通用、上汽联创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吸引相关未来车企业落户,并推动现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如沃尔沃成立亚太区总部、菲翼汽车扩产、法雷奥扩产项目等。在5G+智能造方面,依托引进的中电信理想集团等集成供应商,积极打造5G+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场景。严俊杰介绍,目前,可交付的示范场景有烟草机械5G+智慧工厂(一期)、英正辉环保科技的5G智能生产线、汇大机械5G+智慧工厂。通过打造无人工厂、远程运维等不同智能制造特定领域的5G应用示范场景,相关项目生产效率分别提升30%-200%不等。同时,今年金桥还将继续推进5G+智能工厂示范项目,如中微半导体集成供应商项目、烟草机械项目(二期)。同时,按照浦东新区机器人产业“一区两园”(北园金桥,南园张江)的规划要求,推动汽车零部件厂商技术改造机器人国产化等项目。5G+数据港(大视讯)方面,一方面发挥咪咕视讯、天翼视讯、华录等龙头企业作用,建设4K/8K超高清直播实验室以及数字影棚,加快云AR/VR、云游戏等领域新媒体创新应用;另一方面鼓励中国网等单位,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以无接触消费方式,开展5G与消费零售、供应链、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初步估计,未来5年超高清视频产业营收将达到400亿规模,目前金桥的信息产业营收已经超650亿元,推动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经过聚焦5G+“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大视讯)三大“硬核”产业,金桥开发区的产业地图日臻完善,已经初步形成5G产业生态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5G+超高清产业示范基地“三园两基地”的产业新地图。严俊杰表示,面向未来,金桥将在成功抓住5G商用契机的基础上,以5G产业生态园为基石,推动金桥5G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文章来源:浦东发布 编辑:吴婷 |
2021-08-03 |
倪光南:数据网络技术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大数据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资源,一个国家拥有的数据规模、活性、运用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局大数据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全面、高速的发展阶段,《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更标志着全面构建中国信息及数据安全领域的法律框架的完善,使数据安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国家安全的决定性要素。大数据技术将有力地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数据”是建设数字中国的核心要素,建设数字中国需要大量的、优质的数据来支撑。一系列如智慧政府、智慧公安、智慧产业、智慧民生等智慧化的成果的整合才能催生智慧城市,一系列智慧城市的整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智慧社会;其中所流动的主要媒介就是数据,数据是产生智慧的根源,拥有数据才能拥有智慧,数据是智慧社会的核心要素。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多、机构多、层级多、部门多、业务多,各地区、部门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类型数据,格式纷繁多样。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只有通过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把各领域、各行业方方面面的数据汇聚、融合、共享使用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数据支撑平台”,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这里面需要的核心技术能力,一是要能够把每个行业分散在不同地域、区域、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系统的全部数据都汇聚到一起;二是要能够把各行业,各种不同类别的数据融合到一起,实现数据真正的能用、好用。数据网络技术是构建中国特色大数据支撑平台,赋能数据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基于已经建成的复杂物理网络之上,构造虚拟的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可靠通讯和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分布式协同,让真正的数据战略落到实处,发挥效能。除此之外,数据网络还能够有效打通不同物理地域、不同装备、不同系统之间的边界,建立起互联互通的能力,让数据活起来,在各个体系间自由流动,保证超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各软、硬件及其他组件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交换及高效协同,并能够很好的衍生出“数据+行业”的结合,使数据价值得到更好的使用。最重要的是,数据网络能够适应超大规模网络环境,集群规模在复杂异构网络环境下,可支持超过10000个节点以上,在千兆或万兆网络环境下,有效网络带宽可接近物理带宽的100%,网络时延在60微秒以下。总的来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今后我们将继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基于“数据网络技术”的大数据支撑平台,实现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有效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使大数据为实现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文章来源:新华网 |
2021-08-03 |
“央字号”领军企业落户济南市历下区“国字头”产业园区 |
7月28日至29日,由人社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会上,济南市历下区与国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人力”)签约。至此,本次大会的两大承办方——中智、国投人力均已落地历下。集聚名企强企打造产业“旗舰”国投人力是中央直管骨干企业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的人力资源板块,为央业、国企和社会知名机构组织人才引进的重要合作伙伴,旗下的“国聘”以及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团中央、中央电视总台五部委共同组织的“国聘行动”,已成为承揽人才、稳定就业的重要平台。“人才资源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历下区高层次人才汇聚,人才流动活跃,是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天然沃土。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央商务区核心园区,是因为历下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园区的硬件设施、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国投人力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年初,人社部批准济南设立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名称定为“中国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该产业园采取“一园多区”建设运营模式,包括中央商务区核心园区、燕山园区等。国投人力进驻的中央商务区核心园区,是历下区主导建设的产业发展载体,也是这次济南获批国家级园区的核心关键。园区距山东省人社厅150米,距济南市委市政府3公里,位于CBD与自贸试验区叠加的省会核心地段,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园区面积共14.1万平米,其中,一期7.5万平米,即将投入使用;二期6.6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交付使用。园区内集成市人才服务中心、市社保中心等部门单位,建成了省会人才公共服务枢纽。同时,在产业发展方面,聚焦猎头、薪酬规划、管理咨询等高端业态,重点引进全球、全国500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大中华区品牌100强等名企强企,将建成全省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旗舰”。营造优质生态助力扬帆远航为了进一步招大引强,优化园区经营生态,历下区印发了《中国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央商务区核心园区支持管理办法》,扶持政策在国内领先。比如,最高1000万元的“三免两减半”经营场所支持;最高1000万元企业落户奖励;最高60%的年度经济贡献奖励;对15%以上部分给予全额补贴的高管个税奖励;最高2000万元的品牌建设奖励;最高150万元的上市融资奖励等等。优良的发展环境和赶超领先的支持政策,吸引领军企业纷纷入驻。除了已经签约国投人力,园区目前已聚集了中智、上海外服、北京外企、华杰等领军企业。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武毅介绍,根据历下区“十四五”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两园中心,多点支撑”的发展布局,在未来5年,全区将集聚全球服务机构100强企业超20家,推动全区服务机构数量占全市比重超50%,产业规模过1000亿,税收数额达10亿,吸引集聚高层人才过10000人,服务企业过10万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培育将为又一支柱型产业。下一步,历下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影响力扩散,进一步找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发展新目标新定位,以真金白银的大投入、精准务实的大政策、培优聚强的大平台,加快培育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努力打造全省、全国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发展示范中心、创新中心、协同中心。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
2021-08-03 |